从唐山回到北京后,李东晓立刻投入到紧张的京津城际铁路联调联试工作中。当时列车上的坐席全拆了,地板上堆满各种测试仪器,到处插着各种线路和管子,乍一看就像“重症患者”,几十位科研人员挤在车厢里,昼夜观察监视着运行中显示的各种数据,不断修正完善,以寻求最佳的高速运行机制和方案。
为达到载客运行的状态,车上堆满装有大米的麻包——这也成了科研人员和李东晓他们最好的床铺,实在挺不住了,大家就躺在麻包上眯一会儿。
京津城际高铁的初期运行需要75名司机,李东晓等人担任他们的“总教头”。除了理论考试外,每人必须安全实操运行6000公里以上,才能获得动车组司机资格。总里程相加,他们总计要跑50万公里左右,也就是说,他们要在京津线上跑4000次。
学员可以轮流实习,“总教头”却必须站在他们身边进行现场指导,经常几天几夜不下车,顿顿吃方便面、火腿肠,脚也站肿了。到了夏天,尚未安装空调的车厢像蒸笼一样,人人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汗碱结成一层白霜,穿在身上“就像硬纸板”。
联调联试结束后,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前夕,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亲自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CRH3型动车组第0001号驾驶证”交到李东晓手中。“一号”由此成了同事对李东晓的亲密代称。
2008年6月24日,驾驶室内,李东晓身着灰蓝色制服,系着红色领带,口袋里装着“0001号驾驶证”,心里默默重复着操作规程和线路状况,耳边仍萦绕着铁道部长刘志军的嘱托:“今天要用我们国产的动车组,在我们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上冲一冲新时速!看你的啦!”
8时55分,CRH3型动车组瞬间提速,风一样驶离北京,奔向天津。驾驶室内,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总工程师何华武、总规划师郑健……这些中国高铁的领军人物围绕在李东晓身边,凝神屏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脑显示屏。
300、350、370、380……数字不断跳动,车速不断提升。李东晓每隔几秒钟就大声报告当前时速。15分钟后,屏幕上跳出394.3的数字。在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线路和国产动车组上,中国轨道交通时速最高纪录诞生了!
车厢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连随车的德国专家也受到感染,纷纷打开啤酒瓶,向身边的中国朋友表示祝贺。那一刻,紧握着操纵杆的李东晓手心出汗,报告路况的声音也有些颤抖。
为了这一刻,李东晓准备了很多、很久。为了熟悉路况,整整一个多月,在京津高铁120公里的线路上,李东晓和同事拿着皮尺一米一米量曲线、量距离,对照工务、电务部门提供的台账,逐个“认识”道岔的坡度、信号机的位置,硬是磨穿了3双皮鞋。
那年春节,李东晓没时间回家,妻子给他包了虾仁馅饺子,可忙碌的李东晓没吃出来:“吃是吃了,可真没记住在嘴里是什么味儿。”但李东晓把京津城际全线吃了个透,哪里有上下坡,哪里有转弯,曲线是什么走向、半径多大……
李东晓还把京津城际30分钟运行时间细分为1800秒,总结出《1800秒高铁驾驶操纵法》,成为京津城际高铁司机的“驾驶宝典”。
李东晓和他的团队通过实践,逐步为中国第一批350公里时速动车组建章立规:
——编写了《350公里动车司机操纵示意图》、《操纵提示卡》和《动车组司机呼唤应答标准》,让第一批中国350公里时速列车司机有了操作标准;
——收集和整理了所有易发故障信息,然后分别设置代码,列出排除故障的应急办法。把这套软件存贮在动车组操纵台中,司机就可以有备无患;
——他首创性地提出建立“动车组运行质量台账”,用微机对京津线每列动车组运行状况进行数据跟踪记录。司机出勤,打开微机,该车所有质量信息、故障现象一目了然。
……
这些如今都成为中国高铁的规章制度和司机的必备教材,在高铁线上普遍推行。李东晓用一项项成果、一个个荣誉证明——他,确实是中国高铁当之无愧的“一号司机”!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