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检察官,在21年职业生涯中,克己奉公、兢兢业业,承办审查逮捕案件1800多件,没有一件超时限,没有一件错案。
面对恐吓,她毫不畏惧,通过提前介入引导公安调查取证,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面对日趋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她用大爱,挽救失足少年;面对接二连三的意外,她以坚强的意志,熬过难关……
这位被少年犯称为“检察官妈妈”的人,是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检察院检察官杨竹芳。
“我代表国家,执行国家的法律,没有什么可怕的”
昆明市西山区检察院检察长景迎宾说,我们侦查监督科人均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数量在云南省基层法院是出了名的“多”,最多时每年人均办案数量达136件,而杨竹芳有一年办理了248件。“她总是承担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如28人涉黑案件、13人特大拐卖儿童案件等。”
2005年8月,杨竹芳接到一个强奸未遂案。一女孩被老板季某骗到住宅内企图实施强奸,警方赶到后,季某不但否认犯罪事实,而且谎称是女孩要与他发生性关系,并向他索要3万元。杨竹芳在案件审查中察觉有蹊跷之处。通过观察发现女孩害羞、单纯且很伤心,根本不像以“性”索要钱财的那种人。季某却指着杨竹芳说:“我在社会上很有地位,如果你整不了我,老子出去就要你的命!”
杨竹芳建议承办民警对季某的住宅重新搜查,最终在衣柜里找到了女孩被撕烂的内衣裤。宣布逮捕时,季某低下头对法警说:“没想到这个女检察官胆子这么大,请你们代我向她道歉。”
外表文弱的杨竹芳坦言,对犯罪嫌疑人季某这类的威胁和恐吓,她习以为常。“我代表国家,执行国家的法律,没有什么可怕的。”
杨竹芳对工作满腔热忱。她的同事李健蓉说,2003年的一天,杨竹芳办完案子返回单位发生车祸,经诊断为脑震荡、全身软组织挫伤。因为一直想着3个还没有办结的案子,她只在医院呆了3天就悄悄出院……那一次车祸让她落下了头疼的毛病,而每当头疼得受不了时,她就吃克感敏,大家劝她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她嘴上答应却一直没去,因为她总在忙工作。
杨竹芳说:“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觉得很幸福,这需要一生去奉献。”
“对犯罪未成年人实行挽救教育,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势头,杨竹芳经常夜不能寐,倍感焦虑。
“现在未成年人的犯罪年龄越来越小,手段也越来越残忍,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涉嫌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的比较多。”杨竹芳说。
于是,她和同事探索未成年人“捕、诉、防”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同时在严格执行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注重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矫治,把办案与预防有机结合起来,对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开展背景调查,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并同云南大学法学院联合创建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法律诊所”,对不予批捕和服刑出狱的犯罪少年进行跟踪矫正。
2004年,17岁的徐某用哑铃把母亲和外婆打死在床上,其直接原因:为了迎接高考,母亲督促他静心复习,当多次督促无效时,母亲便撕毁了他辛苦创作的几十万字的小说稿,外婆又把那些撕碎的文稿当作废纸卖了。到被捕,徐某对自己的行为也毫无悔意。
徐某的残酷和冷漠,引发杨竹芳深思。5年中,杨竹芳多次买来徐某喜欢的文学书籍到监狱看望,并请来云南大学法学院教师帮助他做心理矫治。还想尽一切办法联系上他的父亲,当徐某见到日夜思念的父亲时,不由放声大哭。后来,他怀着无比感激之情,给杨竹芳写了一封信:“感谢检察官妈妈,我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以后出去把自己的微薄力量奉献给社会。”
17岁的大学生姜某因为家庭贫困,协助他人偷了一辆电动单车被警方抓获。杨竹芳了解到,姜某入学交纳的6000元学费是家人东拼西凑来的。此前,他没有任何劣迹。考虑到这些情况,决定对他采取取保候审,并协调学校让他回校继续就读。
“回访时,校方说姜某的学习成绩不错。”杨竹芳高兴地说。
“刑法的目的不仅是惩罚,更重要的是教育。这些未成年人获刑出狱也就30多岁,如果心理不健康,很有可能继续犯罪,危害社会,因此,必须对他们实行挽救教育,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杨竹芳说。
“大难之后,我更珍惜生命和亲情”
采访杨竹芳时,记者发现性格刚强的她也有脆弱的一面。
2008年4月5日,她的丈夫段建民不幸摔断了4根肋骨,住进了医院;5月30日,又遭遇车祸,两脚骨折,全身多处受伤。结果一天之内,医生两次下发病危通知单。
“那天我害怕得全身发抖,哭得稀里哗啦,擦眼泪用了整整一卷卫生纸。我成天忙工作,整个家都是丈夫操持,突然得知他有可能离我而去,我快崩溃了。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丈夫为支持我的工作付出了太多……”杨竹芳说。
丈夫终于度过了危险期,可医生说完全恢复需要3年至5年的时间。刚开始,丈夫生活不能自理,杨竹芳就每日早上6时起床,服侍丈夫大小便、洗漱,做好中午饭放在微波炉里,便赶往单位上班,一天工作完成下班后,立刻赶回家做饭,晚上帮丈夫烫脚、按摩。半年后,丈夫的右脚可以落地了。
“那段时间我忙疯了,可看着丈夫一天天好起来,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杨竹芳说。
段建民说:“以前,我有时会埋怨她忽略了家庭,现在我一点儿也不怪她了,只是希望她不要太劳累。”
对儿子,杨竹芳也心存愧疚。上初中时,儿子在一所重点学校就读。由于上学路途太远,杨竹芳又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只好转学离家较近的普通学校就读,儿子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只好读了中专。客观地说,这与她平日对儿子疏于照顾、教育方法简单有关。
每当回想起这些,杨竹芳就感到十分歉疚,她决定改变自己。
如今儿子把杨竹芳当成好朋友,不但常常一同上网,还会讨论一些娱乐话题和未来设想。
记者采访时,她接了儿子的电话。“妈,我路过菜市场,买点什么菜?”儿子问。“买茄子好了。”她一副幸福的表情。
她说:“大难之后,我更珍惜生命和亲情。”
(责任编辑:岳园)
上一篇:用心血铸就热爱的事业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