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竹芳同志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基层检察人员,要确保规范、公正执法,首先就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担当起保护人民,打击犯罪的重任。在西山区院现有的84名干警中,杨竹芳同志是最早的法律专科毕业生,个人法律素养较高,但是,她并不满足于现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央党校法律本科班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取得法律专业本科学历。同时,她还结合承办的每一件案件,在实践中钻研法学理论,在钻研中提高业务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她特别注重学习新出台的司法解释,每次刑法修正案一出台,杨竹芳同志总是率先主动学习,深刻理解法条精神和修改背景,用于指导办案。多年来,通过办理大量的刑事案件,杨竹芳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她总是乐于把这些经验与同志们分享,其他办案干警每遇到疑难案件或是法律困惑,也会第一个想到杨竹芳,久而久之,干警们都戏称她为“办理疑难案件的老中医”。
据介绍,2002年随着西山区各类刑事案件大幅攀升,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对一些案件在侦查取证、证据采信等方面出现了分歧。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杨竹芳提出在侦监科建立公安干警跟班见习制度。西山区院采纳了此项建议。当年5月,西山公安分局第一批5名干警到侦查监督科跟班见习。至今,已有19批51名公安干警到西山区院跟班见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公安机关进一步把握了指控犯罪证据的要求,为提高办案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竹芳同志始终把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转化为工作的无穷动力,勤奋工作,倾心投入。2004年9月1日昆明市实行新的区划调整后,西山区检察院受理案件急剧增加,移送审查批准逮捕案件数量上升32%,案件受理数占全市的17%。2007年、2008年,云南全省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人均审查逮捕犯罪嫌疑人54人,而同期西山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人均审查逮捕犯罪嫌疑人132人。杨竹芳总是工作在办案第一线,是全科办案数量最多的人,曾创下过248件的单年办案记录。常年加班加点,长期超负荷运转。尤其是在本人和家庭连连遭遇不幸的情况下,仍能乐观豁达面对,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做到办案数量不减、期限不超、质量不降,用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抒写了闪光的人生。
2003年,杨竹芳度过了一道生死门坎。那是5月21日的晚上十点半左右,杨竹芳赶赴赵家堆派出所提前介入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引导侦查取证,直到次日凌晨6时许工作才基本结束。在驾车返回途中,一辆司机酒后驾驶的大货车逆行向她驾驶的微型警车撞过来,车子被撞得面目全非,杨竹芳被卡在驾驶室内无法出来。“119”接报后赶赴现场,经过40多分钟艰苦的抢救,才将杨竹芳从变形的驾驶室中抢救出来。医生诊断结果为脑震荡、全身软组织挫伤。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杨竹芳,一想到手中就要到期的案件和科内同志们紧张、忙碌的样子,就再也熬不住了,自己悄悄办理了出院手续,忍着不时袭来的头疼和浑身的不适,返回办公室,坚持办结了手上的三个案子。从这次车祸起,她就落下了偏头疼的后遗症,每逢天阴下雨,头部就会剧烈疼痛,实在忍受不住时,就吃几粒止疼片。祸不单行,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又使她患上了胆结石,一发作就疼痛难忍,不得已,于2003年11月做了胆囊切除手术。
作为一名第一线的女检察官,因为工作繁忙时常照顾不了家,不得不舍弃一些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也舍弃了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杨竹芳的婆婆年老多病、腿脚不便,照顾她的重任落在了丈夫和她的身上,她只要有时间就到婆家,为婆婆洗衣服、做饭、买药,家中有好吃的,都让丈夫带给婆婆。在婆婆病危住院的时候,与丈夫一块守在旁边,婆婆大小便失禁,她一次次的为婆婆换洗弄脏的衣裤,同病房的人还误认为她们是母女。她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婆婆,直到老人离开人世。杨竹芳丈夫段建民所在的学校离家较远,工作繁忙,对家庭的照顾较少,但是她从没有过多的抱怨。儿子在城里上学,每天早出晚归,转两次车才能到学校,一天来回要花近4个小时在路上,这极大地影响了儿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儿子多次哀求她:妈妈,你能不能给我转一个离家近的学校,让我多睡20分钟。她听了很难过,是的,儿子每天6点就必须起床,在公交车上吃一点糕点作早点,经常在车上睡过站。晚上8点左右才能回到家中,有时她忙工作,丈夫工作忙,还要照顾婆婆,时常不在家,孩子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儿子一次埋怨说:“妈妈,你对犯罪嫌疑人比对我都还好!”工作和生活不能兼顾,杨竹芳含泪将儿子转到了一所离家近的普通中学上学,孩子毕业后没能如愿考上重点高中,在一所中专就读,这是她对儿子最大的愧疚,但她还是一样的以平常心态坚持工作,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2008年4月5日,杨竹芳丈夫在自己家门口摔倒,肋骨断了4根。5月30日晚上,丈夫才出院没几天,又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多处受伤,双腿粉碎性骨折,医院两天内下了两次病危通知。杨竹芳只能晚上在医院守护丈夫,白天将丈夫托付给家人照顾,自己坚持照常上班。丈夫出院后在家休养,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翻身、洗脸、做饭,她就每天6点起床,服侍丈夫大小便、洗漱,用全力将丈夫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再从轮椅上抱到客厅的大沙发上,打开电视,倒好开水,做好早点,中午再赶回家中,为丈夫处理大小便、做中午饭。有时回不了家,丈夫就只有靠放在沙发上的一点饼干和茶水充饥。每天晚上不管多苦,多累,她坚持为丈夫按摩伤腿。这期间,由于丈夫伤情恢复缓慢,一度情绪十分悲观和暴燥,将火发到了她身上,工作生活的压力,她也曾十分忧郁和悲观,暗地里也多次流过泪。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家庭的顶梁柱,家庭还要靠她支撑下去,她就又鼓起劲,不断地鼓励丈夫要坚强面对不幸。9个月之后,丈夫的右脚可以着地了,丈夫原来的责难也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烟消云散。
面对繁重的工作,杨竹芳没有被压垮;面对一系列荣誉,杨竹芳没有丧失自我;面对接二连三生活的困难,杨竹芳没有倒下。杨竹芳仍然是那个平凡的杨竹芳,她仍然在那个平凡而又神圣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忙碌着,续写光辉无悔的人生。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