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17年,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个名字——廖俊波。廖俊波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经任福建省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他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而就在2017年的3月份,廖俊波在赶往福建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的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9岁。
今天的“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系列报道就为您讲述廖俊波的故事。
“当官能为民着想,凝聚民心国家强,俊波您好”,这是政和县居民张承富家贴的对联。张承富家门口是一条河,附近的住户们多年来想筹建一条栈道以便出行,但一直未能如愿。
2015年5月,张承富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廖俊波。时任政和县委书记的廖俊波立即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并将修栈道列为民心工程。2016年6月,栈道终于修通了。感动之余,张承富写下了这副对联,至今还贴在门上。
政和县居民 张承富:遇到这么一个好官,帮我们解决了这么好的问题,这么大的事情解决了,我们很感激。
位于福建省北部的政和县,是当地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老百姓曾编过这样的顺口溜“当官当到政和,洗澡洗到黄河”,形容到政和当干部,是件倒霉的事儿。
政和县石圳村 村民:像现在没垃圾。以前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到处都是。
政和县的石圳村,曾经因为脏乱差,也被称为“垃圾村”。2011年6月,廖俊波刚到政和任县委书记时,就专程到村里走访。他鼓励村民不仅要整理卫生,还要恢复村容村貌,申报美丽乡村。那时廖俊波每个月都要到村里来三四趟。
政和县石圳村党支部书记 袁云机:他看到我们,他就会老大声叫袁小妹或者袁云机,就让人感受像自己大哥一样的,自己家人亲人的感觉。
在廖俊波主持工作期间,垃圾村变成了闻名的“美丽乡村”。如今,石圳村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上万名游客。
政和县石圳村村民 袁云芳:“美丽乡村”没搞之前,大家都是关着门,没做事情,都到外边去打工。后来就回来,自己在家门口做生意,然后父母亲也可以照顾得到,然后孩子也能照顾得到,就没必要再到外面打工了。
廖俊波还带领同事们建起了政和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园。在工业园旁,有这样一块特殊的广告牌,上面是园区负责人的电话,还承诺24小时不关机。在政和投资的邓少忠当初正是因为给廖书记打了一个电话,才最终留在了政和。
福建某机电有限公司负责人 邓少忠:我们当时整个团队想放弃入驻这里,后面觉得有必要给书记打个电话,给书记打电话以后,书记说他马上在办公室等我们。
在邓少忠去的路上,廖俊波就开始找人了解情况,并立刻召集相关部门现场办公。
政和县人大副主任 何宋林:把土地使用权证拿过去,就是银行可以贷到款。当时,政和这个还不行,金融机构这块(要求)必须要(先)投产,廖书记觉得这在政策上应该要有所突破。
看到这样的诚意,邓少忠当天就拍板入驻了工业园。目前,政和的工业园已经入驻了上百家企业。在廖俊波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原本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
福建省南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干部 赵亿:他的办公室谁都能进得去,老百姓能进得去,他没有门槛。
能到现场就绝不待在会场,这是廖俊波一贯的行事风格。而在路上,一直是廖俊波一贯的工作状态,他的公务车4年跑了36万公里,平均每天要行驶300公里。
福建省武夷新区管委会副调研员 张颖:他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机器一样,我们曾经跟随他招商三天走四个省,两个晚上只睡了四个小时。
廖俊波给自己的微信昵称取名为“樵夫”,他认为自己就是大家的“砍柴人”,一个誓言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砍柴人。
2017年3月18日,这是廖俊波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周末。当晚7时许,他正在赶往武夷新区开会的路上,雨大路滑,车祸突然降临。廖俊波的生命,戛然而止。
政和县石圳村党支部书记 袁云机:感觉好像还是没走,就是这种感觉。
政和县白茶非遗传承人 杨丰:对我们政和来说不是走了一个领导,是失去了一盏灯。
曾经的信访户 刁桂华:他当时还说,等你把企业干好,他会来我这里喝我的麦芽汁。现在我连他的声音都听不到了。他哪怕是成为植物人,我也会去照顾他。
在廖俊波生命的最后45天,有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外出招商或者赶路。他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来源: 央视网
(责任编辑:阳光)
下一篇:高山仰止,丰碑不朽——追记公安部首席特邀刑侦专家乌国庆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