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赵大坪:铁路线上的“高空养护人”

发布日期:2016-02-19 16:16:18 来源: 作者: 点击:1479次 字号:增大 减小
  

   【新春走基层】

  铁路接触网工作要在高空作业,风险高、难度大。就是这样一项高度危险的工作,北京铁路局北京供电段接触网工赵大坪,干了30年,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技能大师。

  “这不仅是工作,更是艺术”

  春运期间,记者见到赵大坪,一米八的个头,身子骨却很单薄。体重只有60多公斤的他,天天与枯燥的铁线打交道,是一种什么感觉?赵大坪将目光投向蓝天下那一条条电气化线说:“那里是接触网工人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人生舞台。”

  接触网,就是覆盖铁路线的电网。没有它,机车就跑不起来。

  1985年,铁路职高毕业的赵大坪,来到张家口的沙城,当上了一名接触网工。当时,车间里有两位师傅“手法”不错,剪铁线时,手抬线断,干净利落,尺寸分毫不差;做吊弦时,钳子飞舞几下,一个齐整的吊弦就做成了。“师傅就像魔术师,举止优美!这不仅是工作,更是艺术。”赵大坪感叹道。

  爱上接触网工这一行的赵大坪,经常缠着师傅学“绝活”。接触网线一般架在七八米的高空,有些通过河流的接触网线有十五六米高,两脚踩在接触网线上,晃晃悠悠,非常危险。经过不断的磨炼,赵大坪成了接触网专业的“能人”。1994年,他第一次参加北京铁路局接触网专业技术比武,就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学业务,着了魔”

  接触网工有句行话,叫作“技术好不好,一干工程就知道。”随着电气化技术的发展,接触网线由原来的钢铝线换成了铜银合金线。材料变了,但新问题也来了:那就是网线断裂后,接头处容易弯曲变形,难以对接。

  心细的赵大坪动起了脑筋。一天他在材料室看到一个正面器,俗话叫扭铁板。他灵机一动,拿回家几经捣鼓,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接触网断线接续器”。到现场一试,效果不理想,他反复琢磨,拆了装、装了拆。后来他增加了一块小铁板,使线头在同一平面上。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了。

  正是这个简陋的“设备”,让接触网断线接续时长,由原来的40多分钟缩短至15分钟。凭着这个“设备”,赵大坪获得了首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第一名。“别小看这20多分钟,多延误一分钟,就意味着数万旅客滞留。”一位老铁路解释。

  赵大坪只是个职高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他阅读了《接触网施工测量》《接触网工应知、应会》等专业书籍,但他不唯书。他说:“学了理论,重在实践。”有一天晚饭后,赵大坪下楼散步。到了后半夜,妻子醒来一看他还没回来。正要出门找人,听见楼下有人说话。原来电信部门在楼下埋电线杆,赵大坪在旁边正和工人交流业务。妻子说:“他学业务,着了魔啦!”

  “必须创新,才能跟得上”

  “现在铁路发展很快,很多新设备、新工艺投入运用。必须得创新,才能跟得上。”对铁路快速发展的形势,赵大坪有着清醒的认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岳园)

上一篇:充电网王振飞:“暴富”后我为什么还要创业—个创业者的自白

下一篇:加快众创空间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