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记住乡愁,挺起精神

发布日期:2016-03-01 17:09:29 来源: 作者: 点击:1424次 字号:增大 减小
  

 ͼƬ36.jpg

给大家讲讲从《记住乡愁》里听来的3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张店村是汉开国大臣张良的老家,各朝各代都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历史名人,而从张店村走出去的那些历代官员们,大都要回乡修建老宅,至今仍有296间都保留完好,明代张乐舜的提督府为其最;张乐舜曾中进士,万历年间回乡,在张店村兴办义学,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能有书念有学上,张乐舜提出义学费用由族内公田折银承担,他还规定凡是参与县试、乡试、殿试者,按三斗、一石、五石补足不同份额的公田和谷粮,以鼓励学子们积极上进,所以,在他之后又有张店村的许多学子考出家乡,名满天下。

ͼƬ37.png

张乐舜兴建的义学使得村中的孩子都能上学

云南省大理市的喜洲村,有一座叫“七尺书楼”的朴素古建筑,这曾是明代正德年间进士杨士云的老宅,杨士云当年曾入翰林院,虽身居高位,却从未在故乡扩建自家宅院,仍然保持了杨家“清白传家”的家风,杨士云为官不久父亲即去世,他料理后事守孝不归,一边侍奉母亲一切研究学问,母亲离世后他回到北京,但见官场腐败再次以病请归,终日坐卧这“七尺书楼”,潜心学问,去世时78岁,杨家“清白传家”的家训至今在喜洲杨氏家族的照壁上高悬。

ͼƬ38.png

朴素的“七尺书楼”是杨士云清白一生的见证

还有一个故事,山西阳泉上庄村的王国光于明代嘉靖年间考中进士,之后他以40多年的官场生涯成就一代名臣,辅佐三代皇帝,他所编制的《万历会计录》是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的依据,为明清两代田赋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王国光一生注重修身,当年在任吴江知县时,曾经在衙门前竖起石碑,上面写着“山西王国光,初任到吴江,若受一文钱,客死不还乡。”在他的带动下,吴江官场清廉,作风严谨,没多久便物阜民丰、安居乐业。在现在上庄村的一个僻静角落有一座低调的宅院,叫尚书第,这是当年王国光归隐后的居所,尚书第的正堂匾额书写着明神宗赐予王国光的“正己率属”,表彰他能践君子慎独之为,以身作则地带动大家,王国光71岁才辞官回到家乡,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文化书社、诗社亦层出不穷。

ͼƬ39.jpg

明神宗赐予的“正己率属”的匾额表彰了王国光的慎独之为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夫子留下来的中国读书人的这种传统道德,看似也并不能完全概括中国知识分子立业修身的价值观,在张乐舜、杨士云和王国光这样早就“兼济天下”的士大夫们的人生轨迹中,我们之前更关注其当年是如何腾达,却鲜少理会在中国历史还有无数如张乐舜、杨士云和王国光这样的士子,所谓“兼济天下”也不过是他们终生立业修身的一个过程,他们总是要把最终的归宿选择在远离其发达辉煌之地千里之外的老家故宅,并总要在短暂的人生里,节余出尚能奔走、运营的晚年时光,为自己的祖居之地谋一片福利,为自己的同乡后人们留一片阴凉。

许多观众听到上述3人的晚年故事,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慈善,想到公义,会很容易感知到他们对家乡、祖宅的依恋不舍,但在我看来,倒是觉得虽然家乡、祖居地是每一个成功学子们的出发地,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在他们所接受的思想教育里,这里更是使他们达到精神完满的人生价值观所必须的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早年发愤读书,青年金榜高中,中年打拼天下,晚年反哺祖地,如是这样,中国知识分子们的立业修身才完成了最后的功德圆满。

ͼƬ40.jpg

流传了千年的修身教育——“慎独”影响深远

王国光曾是名垂历史的大明重臣,究其一生,支撑其为官辅君的思想体系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慎独”。慎独,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儒家发展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注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家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真正的君子,即在独处而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一样要谨慎不苟,这听起来更像富有宗教色彩的个人信仰,更是超乎我们经常听到的如反躬自省这种中国知识分子传统个人行为约束,而是一种让行为者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通天接地的人生修炼。

我们现在一谈到官场,一谈到世俗,就很容易与腐败、贪赃这样不雅的词汇发生关联,而在王国光、杨士云这些人看来,他们不仅要通过读圣贤书而致兼济天下,更是找到了一种足以支撑起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的信仰,就是慎独。

家,家乡,具像地说,它是一个地方,形而上地说,它是一种事物,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拥有慎独信仰的知识分子们得以成就自己的这番信仰的一种借物。在中国古代,除非你是皇帝或皇族,否则无论你有了多么大的官职,在外面拥有了多么宏伟的事业,绝大多数人都要走最后一步叫做“告老还乡”的终极大棋。

这个春节,把《记住乡愁》看多了,从这些娓娓道来的讲述里,中国传统文化生动的韵律和幽深的哲理,总是能在这原本朴素至极的一个又一个小山村的屋瓦路桥里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正如上述给我印象深刻的这几个小故事,你说它们真的只是古代知识分子或古代清官能吏们的小故事吗?你说它们真的只是属于已然蒙尘泛黄的历史吗? 

ͼƬ41.png

那些极具教育意义的事迹不应只存于泛黄的族谱中

读书,科举,入仕,回乡,终老,这里的家乡其实是这些士子们人生轨迹和思想体系的双重闭合之结;其实,之前也偶尔会听到当下某某巨贾高官,亦曾仿效前贤,有过离家发达的前史,亦有过大修祖宅的得意,希图老朽之日也能告老还乡做一个隐退江湖的清静士子,但是他们往往总是不等退隐已然身陷囹圄,甚至连大兴土木重整祖宅之举也泄露他们职上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的劣迹。

他们终究有对家乡的依恋,而没有对慎独的信仰。

不得不说,如《记住乡愁》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更着意于纷繁错综的历史旧迹中破译传随的思想、挖掘现实的价值,它正在将电视纪录片这种传统朴素的媒介样式之功用来一次从量到质的升级。乡愁小滋味,回味忆无穷,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在这样娓娓道来里,更会有一种韧的力量,告诉我们许多今天经已模糊的观念,经已混淆的道理,总能给治国者,给为官者,给从商者,给独处者,以润物无声的省示。

国运之昌,既在于物质的累积,也在于精神的挺起,但其实是精神与物质在互为抵砺中竞相成长。记住了这些乡愁,你可能更会懂得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的精气神何以总是如此饱满如初。

来源:中国民生时报

分享到:

(责任编辑:罗婷)

上一篇:婚博会——婚纱摄影场馆惊现穿白袍“迪拜王子”

下一篇:是“天使”也是“雷锋”,乐于助人更能救死扶伤!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