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位浩在自己的书房里看书。
资料图片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对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进行表彰。来自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石楼村的杨位浩接过沉甸甸的牌匾,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年近花甲的老杨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30多年来,坚持买书、读书、藏书、办书苑。如今,他家已有图书上万册。守着满屋的书,他感觉特充实。“书是宝,存得越多越好!俺不吸烟不喝酒,习惯了粗茶淡饭,吃糠咽菜也要攒下点儿书。”
杨位浩痴迷藏书要从没条件读书的苦日子说起。
那年月,好多人都没有上学的机会。他还算是幸运的,读到了初中。当年家里穷得叮当响,他连课本都是借别人的,更别提什么课外书了。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让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放学后他在村里挨家挨户地问,找遍了整个村子都没借到。“将来一定要把这本书买下来,让后面上学的孩子再也不用为找书发愁。”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
过去受条件所限,买书还是一种奢望。他就到处借书、抄书、蹭书。《老子》《中庸》等字数较少的书,他借来后抓紧抄完,力争尽快归还。后来靠手艺打工挣了钱,于是,一有机会进城,他就抽时间逛书店,买书回去。
提起老杨过去攒书的经历,村民们无不赞叹:“他这个人过年都不舍得置件新衣裳,买起书来却特别大方。别看人家这些年没攒下什么家业,但确实攒下不少书。”
万事开头难。可还没开头,各种议论就来了。有人说农民种好地就行了,成天就知道看书,能看出粮食来,还是能看出钱来?老杨嘴上不争,心里有数:“俺就是要从书里找宝贝,从书里刨金子。”
村东有个小伙家里电视坏了,为了解闷儿,找老杨借书。没想到这一借还看上了瘾,从最初的“反对者”变成了借书的常客。从书里找到乐趣、尝到甜头的人日渐增多,大家对老杨的想法也慢慢理解。
聚沙成塔。随着藏书不断增加,老杨自己动手做了书架、书柜,搞起了“问田书苑”。这些年,地方党委和政府给予很多支持,也有爱心人士不断捐书,书苑渐成规模。村里一位退休教师总结道,“书苑不算大,作用真不小。藏书不算多,借书的真不少。书架不算高,利用率真不低。”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的一句话,深深触动过老杨。“看书、藏书是一种享受。把一件事当成享受,乐在其中,就不会失去坚持下去的动力。”
藏书被乡亲们借了一次又一次,老杨的事迹也一传十十传百,被媒体纷纷报道。“说心里话,上报纸并不是让俺家老头多高兴的事儿,他最喜的是借书的人越来越多。”杨位浩的老伴儿有些腼腆地说。
每当乡亲们来还书时,老杨都会让他们在借阅登记本上写一些读书后的感悟。看着人们有收获,他比谁都开心。村里老人对这些年的变化有说不完的话:“读书看报的多了,喝酒打牌的少了;知书达理的多了,打架骂街的少了……”
从外表上看,农民兄弟可能还是黢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身上却有了一种新的气质。他们虽然没有离开家乡,却从书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和世间的百态。老杨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村里崇文重教的传统一直延续,像族谱上写的那样,耕读传家,诗书继世。
这些年,人口并不是太多的石楼村人才辈出,文脉不断。很多孩子走出这个小村庄,考上了名牌大学,在周围十里八乡,这个村培养出的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数量,一直保持着第一。这让老杨倍感欣慰。
滕州是墨子故里、鲁班家乡,自古就有“善国”的美誉。石楼村也一直传承着纯朴善良的民风。老杨家二层的书房起名“种善书塾”。意思是播下善的种,结出善的果。“老辈的经常讲,做人一定要存善心、发善念、结善缘、行善举,要与人为善、劝人向善、积德行善。”老杨说,“心也是一块田,种上庄稼就能少长点儿草,所以要种善培福。希望俺这小书塾,也能成为智海福田里的一滴水一抔土,追肥保墒,春种秋收,多育出几粒道德种子。”
滕州市“十佳书香家庭”、创建五好关工委先进工作者、枣庄市“书香人家”、道德模范提名奖、山东省“齐鲁书香之家”……这些年,老杨获得的荣誉不少。然而,让他自豪的并不是这些奖杯、奖状,而是村里留守儿童有书看了,留守老人有事干了,婆媳关系改善了,家庭更和睦、邻里更和气、大家更和谐了,人心更和善、人们更友善、待人更亲善了。
“问田得天趣,种善德不孤。寻常即真乐,福在百姓庐。”老杨这首诗,全村老小都会背,善的种子已厚植于心。
老杨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虽说这些年办书苑花销也不小,但哪怕是再拉下点儿饥荒,俺也要继续办下去。”这句话,他说得很实在,也很坚定。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朝晖)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