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钟,但是宣纸的好坏、厚薄、纹理和丝络,全在这一“捞”上
常年围在水泥铸就的纸槽边,抄起纸帘,在纸浆水里弯腰打捞,然后一个跨步转身,将打捞好的湿纸页放到旁边的纸板上。这样的动作,周东红每天要重复上千遍。作为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捞纸工人,周东红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
著名国画家李可染曾说过:“没有好的宣纸,就作不出传世的好国画。”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上百道工序,而决定宣纸成败的就是捞纸这道工序。
“捞纸既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基本功要扎实,观察力要敏锐,还得有一个创新的头脑。”周东红说。
所谓“捞纸”,就是两个人抬着纸帘,在水槽中左右晃动,一张湿润的宣纸便有了雏形。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钟,但是宣纸的好坏、厚薄、纹理和丝络,全在这一“捞”上。
按周东红的说法,这叫“一帘水靠身,二帘水破心”:双手要摆到水面上,不能动,像绳子一样吊着,然后整个手抬起到45度角,直到齐肩高,在抬手、弯腰、转步中,将游离在槽里的纸浆抄捞出有形的纸张来。
捞纸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但周东红至今保持着一个令人敬畏的纪录:30年来,年均完成生产任务的145.54%。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天至少需要在纸槽边站上12个小时。一天下来,相当于走了几十公里路。
因为工作需要,周东红常年与水打交道,即使在寒冬,为了保持手感,也要将赤裸的双手伸入冰冷刺骨的水中。“一到冬天,手上全是冻疮,裂口浸入水中钻心地疼,但上班不能耽误。一忙起来,也就忘了疼,可回家的日子就不好受了,只能靠敷药来缓解疼痛。”说起这些,周东红感慨万分。
但周东红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一坚持就是30年。每年经他手捞出的纸超过30万张,没有一张不合格。捞了一辈子纸的老周,2015年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因为技艺精湛,他加工的纸成为国内不少著名书画家的“御用画纸”。
周东红深知,从事捞纸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如果一味按照固有模式来生产,总有一天会被时代淘汰。从1992年开始,周东红就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他曾参加过多项技术创新活动,如为公司捞纸机械划槽、纸药桶替换等技术革新献计献策等。经他捞制的各种纪念宣以及定制的特殊规格品种宣纸,一经投放市场就广受好评。
“其实,很多创新都是从实践经验中积累出来的,都是熟能生巧。何况有些技术的创新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很多都是大家一起想出来的。”周东红说。
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但大部分捞纸操作工不愿意培养学徒工,因为在带徒弟时,自己的成品率也将大幅降低。按每天浪费200张成品纸算,这意味着要比平时多耗费将近两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不过,当公司因为带学徒的事情找到周东红时,周师傅二话不说,积极配合。
“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群人走”。周东红说,如今捞纸行业太累,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吃这个苦,看着那些沉得下性子的徒弟,他这个老师傅也很敬佩。近30年来,周东红先后带出了20多名徒弟,而今这些徒弟都能够独当一面。
“师傅对我们在工作上要求很严格,生活上很关心,当年要不是他手把手教我,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周东红的徒弟赵志刚感慨道。
30多年来,经周东红捞的每一刀(100张)纸,误差都不超过一两。对宣纸事业的热爱,让周东红在创新路上不停歇。用自身努力让传统得以延续,这是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宣纸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经历300多天,18个环节,100多道工序。我现在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捞纸,把老祖宗留下的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周东红说。 (记者 韩秉志)
来源:经济日报 摘自: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朝晖)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