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6月10日专电(记者陈昌奇 杨一苗)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69岁的老腔艺人张喜民,提起老腔成为今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中的元素,十分高兴。他说:“这肯定是好事,老腔是农村小小的地方戏曲,现在能受到国家重视,出现在高考题里,再一次让全国人都知道,我能不高兴吗。”
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戏曲之一,它起源于西汉时期,原是陕西华山地区粮仓守军自娱自乐的一种说唱形式,被当地农民模仿和继承下来,祖祖辈辈口耳相传,成为当地张姓家族作为皮影戏的幕后伴唱的一种家传戏。由于历史久远、唱腔独特,老腔被称为“戏曲活化石”。2006年,老腔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腔亮相话剧《白鹿原》后,就在全国产生了影响,这次又成为高考作文题目,说明教育部门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视。”陕西教育报刊社高级编辑雷电说,同时,提醒语文教师和学生去关注文化和社会,培养开阔的视野。
近年来,老腔登上话剧舞台、搬上荧幕、亮相春晚……凡事看过老腔的人,无不被它的质朴豪迈所震撼。“原汁原味的老腔里也有柔软的东西,而舞台上表演的大多是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部分。”张喜民说,要想真正懂老腔,还要了解老腔的历史、了解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精神状态,“老腔是根植于土地的艺术”。
(责任编辑:黄朝晖)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