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安徽某预备役团战士刘安军
新华社合肥8月8日电(记者张宝印 贾启龙 黄海波)张凤早上起来,发现丈夫刘安军睡倒在沙发旁的地板上。沾满泥点的迷彩裤告诉她,很晚才从堤上下来的丈夫累得连脱衣服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弯腰去搀扶,却再也没能唤醒这个年轻的生命。
2016年7月13日,安徽某预备役团战士刘安军在抗洪一线奋战了10多个昼夜后,一颗疲惫的心脏在睡梦中结束了跳动,年仅33岁。
医疗专家拿着刘安军一个月前的体检报告说,他有早期复极病状,这是引起猝死的重要诱因,多由过度疲劳导致。
惊涛骇浪面前尽显男儿本色
进入7月的江淮大地,到了与洪水决战的紧要关头。安徽省和县西埠镇盛家口村附近的得胜河,水位迅速上升,并一度漫过堤坝、侵入圩区。靠近盛家口一侧的堤坝出现38处险情。一旦决堤,这条高出村庄的悬河将直接威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回村参加抗洪的刘安军此前已经在外地奋战多日:7月1日,正在参加成建制训练的刘安军被编入抗洪抢险突击队,转战巢湖市夏阁镇、和县功桥镇、巢湖西坝口大堤,连续奋战7昼夜,加固堤坝转移群众。
年过6旬的村民组长齐业富被安排和刘安军一起巡堤,他见证了抗洪英雄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7月12日,气温达到35摄氏度。原本负责巡堤查险的刘安军主动提出给村民送水。他扛着30多斤重的矿泉水,在烈日下来回走了近20公里。
到了中午,刘安军已经脸色苍白。他悄悄跟齐业富说,身体有些不舒服,胸口闷得慌。然而,他还是没有休息,喝了几口凉水之后,在一堆编织袋上小睡了一会儿。
在这条高热高湿的堤坝上,这位疲惫的老兵一直到半夜才回到自己家。看着熟睡的妻女,他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再没人知道。
“这么好的伢仔咋就走了呢”
刘安军在部队时的领导、江西省吉安军分区干休所政委李龙勤得知噩耗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盛家口村。
追悼会上,李龙勤数度哽咽:“干休所的老干部和家属们听说刘安军牺牲了,都十分悲痛。”
2011年1月,作为军分区驾驶骨干,刘安军被调到吉安干休所。“他很用心用情,每次出车都把老干部送回家才离开。所里许多老干部都认可他。”李龙勤说。
刘长山和赵贤玉至今还不能接受失去儿子的事实。两位老人一直沉默着,背着旁人在房间里偷偷抹着眼泪。
为躲避洪水,刘安军3岁时跟着父母从邻县迁移到盛家口。靠租种别人的土地,这家人才得以慢慢落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娃儿从小就可怜,9岁放牛,还要照顾妹妹,初中毕业就到山东打工补贴家用。”邻居王宽木看着刘安军长大,在他的印象中刘安军话不多,但特别懂事,“干活很卖力,任劳任怨。”
离开还是留下,对每一个军人来说,都是艰难的选择,何况像刘安军这样在部队待了12年的老兵。
“回来是为了这个家,双方父母身体都不好。”张凤说,退役后,他其实做梦都想回到部队。听说参加预备役可以去训练,他顿时来了劲,每次训练回来都特别高兴。
86岁的五保户老人张孟英住在刘安军家隔壁。虽然不沾亲带故,但刘安军把她当自己的奶奶照顾。
7月13日清晨,当听到“安军出事了”,张孟英颤颤巍巍地来到刘安军家,跪在地上抚摸他冰冷的手脚,忍不住失声痛哭:“这么好的伢仔咋就走了呢?!”
是好兵,也是个好人
这是一张拍摄于2009年12月的照片:身着军装、精神抖擞的刘安军和一袭红衣的张凤挽起袖子,鲜血在透明管里缓缓流淌,红得如同胸前的大红花。
那天是二人结婚登记日。在军分区门口看见一辆献血车后,刘安军告诉妻子,他一直在献血。妻子担心他的身体,刘安军笑道:“没事,献血不会影响健康。”在刘安军的鼓励下,妻子也加入了献血队伍。
吉安军分区每年都组织抗洪演习,需要一名战士充当落水者。4月份的赣江水冷刺骨,刘安军连续3年跳入水中;作为驾驶班班长,他经常主动出车,从不叫苦叫累;退伍后,他参加森林灭火、街道环境整治执法,“哪里有事,就去哪里”……
刘安军牺牲当天,西埠镇15名优秀青年在附近一条大堤上火线入党。600余名干部群众仍然奋战在抗洪一线。
刘安军牺牲后,中共安徽省委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他“安徽好人”称号。他还入选了7月份的“中国好人榜”。
面对各方关怀,刘安军的家人只提出一个让人动容的请求:“刘安军是党员。追悼会时,请允许给他覆盖一面党旗。”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袁罗庚:不让试飞带一丝杂念升空
下一篇:新科冠军施廷懋的背后故事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