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9月4日电(记者郭敬丹 吴振东)上海小囡陈慈钰今年22岁,从“小使者”到“大管家”,她参加过三届世博会,曾被评为“世博之星”。在学校,陈慈钰是复旦大学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参加一系列比赛、论坛,还拿一连串奖学金,是出彩的90后大学生。
刚刚结束在北京暑期实习回到复旦,陈慈钰一身酒红色连衣裙,天蓝色的书包装得满当当,她对记者讲起了世博带给自己的锻炼和成长。
“第一次是在小学。”作为当时上海的100位“世博小使者”之一,陈慈钰被上海世博局选中参观了2005年日本世博会。这个展示世界各国先进成果的平台令小时候的陈慈钰“很受震撼”。
2010年上海世博会,16岁的陈慈钰成为一名园区外志愿者,在城市志愿者服务站为游客指路、介绍园区情况,这个工作经历让世博文化和志愿者精神在她心里扎了根。
上海世博会上,陈慈钰被台湾案例馆、丹麦欧登赛案例馆聚焦的绿色环保先进理念所打动。2010年9月,刚成为高中生的陈慈钰即在学校成立了“乐活族”社团,聚焦环保活动,并邀请丹麦欧登赛案例馆的亲善大使到学校交流,让更多人了解环保。
这一年,陈慈钰被评为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世博会结束后,“闲不住”的陈慈钰又联系了上海新天地城市志愿者服务站,并和班主任一起号召同学们在周日进行包站服务,把志愿者精神传承下去,而这项服务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有了两届世博会的历练,陈慈钰被复旦大学选派参加了2015年米兰世博会,服务中国企业联合馆,由此“晋升”为一名“管理者”。在这个更加国际化的舞台上,陈慈钰以出色的能力展示着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30人的国际志愿者团队里,陈慈钰作为“大管家”开展对志愿者的培训、接待各国政要等“大咖”、协调展览和活动场地……在米兰50天,她累计工作时间超过600小时。
“我每天早上8点半出门,晚上10点才能回到公寓。”工作充实,也要克服不少困难。让陈慈钰印象最深的是,作为中企馆项目之一的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开幕式因人数超出计划需要临时变更场地,而此时距离开幕式只剩两周。
陈慈钰“瞄上了”并不外借场地的意大利国家馆。几经沟通协调,开幕式前4天,意大利国家馆馆长终于点头。陈慈钰还请到了意大利国家馆的总代表来做开幕式主旨演讲。
这种努力追求“极致”的习惯,也体现在陈慈钰的校园生活里。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团委书记姜云辰看来,陈慈钰善于抓住机会,“点子”多,执行力也强,总是能持之以恒地把事情做好。
“她在同学之间威信也很高,各种竞选总能拿到最高票数。”姜云辰说。
就这样,陈慈钰做过班级团支书、学院团学联主席、校学委会国际学生委员会主任,现又是复旦大学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参加并获得第八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银奖、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实践挑战赛银奖,2014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中美青年高峰论坛也都有她的身影……
从小学了九年计算机编程,她因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被保送到复旦,修读了国际政治与会计学两个学位,一连串奖学金拿到“手软”。
陈慈钰觉得对时间科学管理很重要。“我不会为了学生工作放弃学业,课上时间我全心投入,课下安排好事情的优先级。”
如今,开学季的陈慈钰已经大四,未来继续深造还是踏上社会,陈慈钰说自己仍在“纠结”。
“机会多、选择多”。在陈慈钰看来,这是90后的共同特点。“时代给了我们很多机遇,我们需要做的是从众多选择里确定自己想要的,自主性很强,这可能是我们和前辈很大的不同。”
来源:新华社 摘自: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下一篇:张宋:“每一棵蔬菜都是一个承诺”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