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匠心逐梦——浙江非遗传承人故事”王钏巧

发布日期:2017-04-26 17:01:50 来源: 作者: 点击:1411次 字号:增大 减小
  

   在浙南山乡的初秋时节,走进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王钏巧正在屋里刻木活字。他面前的案上放着一版木胚,8行,13列,共104个,上面的老宋体字是刚刚写好的,字迹工整,墨迹未干。印家谱要用繁体字;木胚上刻写,还得把字反过来;用来做木胚的棠梨木虽然材质相对细腻,但木头有纹理,在上头刻字力度甚难掌握。王钏巧一个一个刻,落刀轻巧利落。

  今年60岁的王钏巧是瑞安仅有的11位木活字印刷术“谱师”之一,同时,他也是“纸马雕版印刷术”技艺的唯一传人,是目前瑞安独有的一位身兼两项传统技艺的“双料”省遗传承人。

  但在王钏巧心里,他和其他从事“梓辑”之艺的匠人一样,是一个最普通的手艺人。刻梓修谱,养家糊口,在经年累月离家谋生的岁月里,时光刻在他们黝黑脸庞上的纵横沟壑,就像木胚上雕刻的活字一样分明。

  他们又是传统谱牒文化和印刷技术的守护者。当人们以为古老的印刷术早已销声匿迹时,在浙南一隅的温州瑞安东源村及周边地区,仍存有“谱师”这种职业,他们传承了一整套木活字印刷术,替宗族修家谱、理血脉,在日复一日刻字排版的生涯里,无意间守护了华夏文明的一点星光,令它一直在历史长河里安静闪耀。

  2010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以“中国活字印刷术”为名申报的瑞安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谓的“急需保护”,已然点痛了木活字印刷术的保护之虞。今天,我们和隐匿已久的木活字印刷术“狭路相逢”,惊讶之余,是“原来你还在这里”的庆幸与感动。

  一

  东源村是中国木活字印刷技艺的主要传承地,作为东源王氏后裔的王钏巧,幼时酷爱字画。1974年,18岁的他跟随其堂叔祖王声初和堂兄王钏合学习传统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及修谱技艺,他天赋聪颖、勤学苦练,不到两年时间就已熟练掌握一整套技艺。出师后的王钏巧,独立承揽木活字印刷修编宗谱业务。他技艺精湛,尤精于雕版技术,所雕刻的各种字体清晰整齐,其风格既继承唐代字画技法,又发扬宋时雕版印刷艺术,作品古朴大气,时获业内好评。

  “那时候代课老师的收入是每月20元,修谱的收入是每月60元,报酬相当不错。年纪轻轻的,人们叫你修谱先生,还要供你白米饭吃,这对当时的农村青年来说,算是好行当了。”王钏巧19岁学艺,21岁掌班单干,到了26岁,他就已经积攒下6000元钱,在村里盖起了两间两层的楼房,算是当时村里最好的房子。

  自元朝太祖王法懋开始,王氏家族始终薪火传承木活字印刷技艺来修编谱牒。作为第20代传人,王钏巧在从业的40余年时间里一直致力于运用这项古老技艺来修谱。这些年来,王钏巧走过永嘉、平阳、乐清,还远去福建、青田、台州等地从业,是远近驰名的专业修纂族谱师,其主要作品有《温州地区薛氏联环大宗谱》、《永嘉枫林徐定超监察御史徐氏大宗谱》、《乐清四都王十朋王氏大宗谱》、《瑞安林垟金嵘轩族谱》等技艺要求十分高的大家族宗谱。王钏巧修过的最大的一本宗谱属于永嘉枫林徐氏,在上世纪90年代“梓辑”,经过“采访”收入宗谱中的谱丁有4万余人。他为此带着妻子、徒弟在枫林的祠堂辛劳了整整一年半时间。

  温州地区商业浪潮激荡,王钏巧说,有段时间想过要做赚钱更快的生意,但是修谱更安定,每年能赚多少钱,心里是有数的。“温州人重视血脉,所以重视家谱,别人赚钱多了,我们的工钱也就上去了。”于是他静下心来。一把木活字,摸了35年,如今五十开外的年纪,“每天做一点,做得好一点”。

  上世纪70年代,修谱是禁忌,寻根问祖的天然情结被时代挟持,贴上了“搞宗派、搞迷信”的标签。那些日子,王钏巧外出修谱,从来不说自己是东源村人。有一次,他修完家谱,宗族里举行仪式,要“把功德寄给祖先,告诉他后辈在好好生活”。因为被视为是“搞迷信”的事情,所以公社来抓人。正月十八的后半夜,宗族里有人一边敲他门一边喊:“先生赶紧跑。”大冬天,他连夜跑到山野里。“跑着跑着碰到了水流,我担心牛皮鞋进水,只好脱下来提在手里,那时候一双牛皮鞋可是要穿四五年的。赤脚过河,别提多冷了。”这种情况一直到改革开放才逐步改善。

  对于修谱的人而言,这显然是艰难的岁月,但听他们娓娓道来,倒是一番苦中作乐并且带着点新鲜刺激的经历。他们没在那时候想过换个行当,而木活字修谱的技术也竟然在那样一种煮鹤焚琴的非正常岁月里顽强流传下来。

  二

  王钏巧说,东源村修谱的名声,不是靠广告打开的,而是一代代谱师靠手艺打开的。“宗族修谱,总喜欢找以前给他们修谱的师傅,或者他们的后代。谁修的谱,就落谁的款识,客人会按照老家谱上的落款,找上门来的。有时候,别人拿着300年前的老谱找我新修,我一看,落款是我祖上的名字嘛,感觉特别亲切。”

  整理人口资料可不是轻松的事情。客人带着他们原来修过的旧家谱来修新谱,旧谱修好以后出生的一代或几代人,没上谱的都要续修到新家谱里去。现在人口流动大,家族中的人常常散落各处,基本情况和相互关系不甚明晰。这些人的来龙去脉、婚丧嫁娶、事业学业等,都得由谱师去调查。

  靠一技之长谋生的人,是如此在乎手艺和名声的净度,这就是根植于最平凡民间的宝贵的匠人精神。所以,今天的瑞安木活字早已不再默默无闻,而今天的修谱先生们也更加爱惜羽毛,精益求精。

  30多年用木活字修谱,一路行来,王钏巧对这祖辈传下来的技艺有了越来越浓的感情,越来越深的认识。他说,修谱的第一步是要去各处采访,摸清宗族的支流、族人的迁徙,一户户上门问清姓名成员,了解他们的婚姻嫁娶,记录下他们值得旌表的故事,简直比人口普查还要细致。细细翻看一个地方各个姓氏的宗谱,就会发现,一个个年代书写下来,做的就是史家的工作,宗谱合起来就是一部地方志。他记得,乐清翁垟的叶姓家谱很有文采,叶姓从海边繁衍,家谱中记录下了温州渔民敲罟大肆捕捉黄鱼的故事,也记载下了台风过后满目疮痍,贫家买不起火柴,把火种用灰掩在灶膛里的艰难岁月。

  东源谱师作业,平时要备好大小两套木活字,排放在能容纳2万多字的数十个字盘中。这是谱师修谱的全套基本活字模,俗称为“一担”。刻字颇耗费心血,一天下来最多能刻上七八十个字,每担活字模得花上年把时间才能完成。

  “雕刻木活字,就像书法一样,每一个谱师的字模都有自己的个性。”两鬓已经斑白的王钏巧,鼻梁上架起眼镜,拿起上好的棠梨木字块,为我们演示描字和刻字。他精心运气,功到字成。老宋体字横细竖粗,字形方方正正,古雅动人。“现在翻看300年前我们东源先人修好的宗谱,上好的宣纸、不褪色的字眼,完好如初,沿用老祖宗的技艺,我们也至少可以保证修好的宗谱300年不坏。”

  三

  王钏巧深刻明白,发扬木活字印刷技艺单凭传承人薪火相传是不够的,还应该让更多的普罗大众了解这项技艺,参与保护这项技艺。他积极参与各项展示展演活动,现场演示木活字印刷术,2009年以来,他多次参加成都、深圳、北京、杭州等全国及国际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屡屡获奖并获得广泛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的浙江省“非遗”对外文化交流培训班上,王钏巧的作品《木活字印版》成功被选为印度“天工遗风浙江非遗展”参展作品;2010年以来,他多次参加本区域各级开展的非遗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了解本土的宝贵遗产。此外,他认真接受参与每一次的媒体宣传活动,不错过每一个为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展示的机会,2010年,参与浙江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流动大舞台——“千镇万村种文化”》在瑞安仙降的演出,展演木活字印刷技艺;同年7月,配合天津电视台完成拍摄《拾遗·保护》系列片中的木活字印刷部分;2013年,日本NHK电视台是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来瑞安市采访拍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活字印刷术教学及相关接受家谱和家谱完工仪式,王钏巧作为现场授课老师参与拍摄工作。

  王钏巧是本区域内十分具有影响力的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他德艺双馨,现为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副会长,木活字印刷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展馆技术顾问。此外,他还创办了自己的木活字工艺研究工作室。

  王钏巧十分重视木活字印刷技艺的传承。他积极授徒传艺,培养后继人才,近几年来共收徒7人,在其淳淳善导下,各个都有很大长进;他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先后在20多所院校展示木活字印刷技艺,于2011年被瑞安市开元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多所学校聘为木活字印刷文化进校园的专业教师,并联合瑞安市平阳坑学校共同编辑《中国木活字印刷术》的校本教材6册。

  为了使木活字印刷术更好地传承下来,王钏巧亦十分注意这项技艺有关工艺用具与历史资料的收藏和保护。现存较好的老器具与资料有:木活字字模大小共计3万5千多个;大字盘20个,小字盘100个;木活字印刷版40件,包括二开至六开版;木活字图文版活字块50条;活字印刷工具5套;清嘉庆壬申年重修的老谱2本,民国年间族谱10来本等。

  王钏巧始终坚定地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保护传承木活字印刷术这项古老技艺。“木活字要留存,光靠政府重视还不够”王钏巧说,“作为传承人,我有责任有义务,不能让老祖宗的授艺断在我们手里!”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环卫工人李世桂:"为了市民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多辛苦都值"

下一篇:舍己救人 海南文昌符传道烈士获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