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黔东南7月12日消息(记者孟海 通讯员彭靖)杂草丛生的田埂上,一位女孩儿穿着瑶族服饰搂着她的妈妈幸福地笑着。旁边林立着一排郁郁葱葱的树,映衬着她的笑容。这个女孩儿名叫邓鲜花,和她的名字一样,她的笑容像鲜花一样灿烂。可是,于她而言,她拥有了灿烂人生的开始,这简单的开始也经历了无数的努力与付出。
家庭贫困不阻求学路
翠里瑶族壮族乡高芒村是贵州省东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从江县的一个闭塞贫困的小山村,这里大山林立,山路崎岖,交通闭塞。在这个小山村里,大部分孩子的文凭都是小学或是初中,很多孩子都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就辍学回家给家里帮忙或者外出打工挣钱。邓鲜花的家就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她有一个妹妹,父母都在家做些农活托起整个家庭,但是她依然努力生活,为未来努力。
邓鲜花是他们村第二个大学生,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其中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她家离学校很远,因为山路崎岖,这里没有公交运行,她每次去学校都是爸爸骑摩托车送她或者坐私家面包车。骑摩托车至少要三个小时的路程,以前没有通公路的时候,每次爸爸送她去学校都有摔倒的危险;而坐面包车则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司机才愿意送他们。所以,从初中开始,她就开始住校生活了,几乎都是一学期回家一趟。
这样的条件依然没有阻断她求学的路,几乎一学期见不到父母,她把她所有的心思都用到学习上。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晚上直到凌晨才休息,身在实验班的她连周末也没得休息。学校晚上22:30教室关灯,她就在关灯的最后一刻离开教室;宿舍晚上23:00熄灯,她就开着手电筒学到凌晨。不管多么艰辛,她都很努力地学习生活。
报考相同学校只为报恩 所谓天道酬勤,她的努力没有白费。贵州省今年高考理科二本线是356分,而她考了418分,高出二本分数线整整62分。虽然有些发挥失常,但是在她的小村庄里,这已经算是很好的成绩了,这对她来讲也算是努力的回报。 问及她为什么报考武昌首义学院的时候,她提到了一个人——马晓岸。2012年,来自湖北的志愿者马晓岸开始去贵州省支教,随后他认识了鲜花。六年时间里,马晓岸和团队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和照顾她。马晓岸会经常寄学习上的参考书、买一些文具和必要的生活用品给她,也会在她精神最脆弱、最想要放弃的时候给她安慰和鼓励。她说,“晓岸哥哥一有时间就会来从江看我,他一直很信任我,总是鼓励我,我很感谢他,也很喜欢他”。 在得知自己成绩的时候,她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马晓岸。马晓岸立即抽出时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她询问联系自己的老师朋友,结合自己的一点小经验,希望能帮她挑选一个好一点的学校,给她提供一些建议。邓鲜花则表示“晓岸哥哥工作特别忙,都是半夜还在问,给我查资料,真的好感动,现在我就是一心想去哥哥的学校看看,看看这么帮助我的哥哥会在什么样的学校学习。”但是,马晓岸希望能根据她的成绩,尽可能帮她选择更好的学校。最后,他们把湖北民族学院定为第一志愿冲一冲,把马晓岸的母校武昌首义学院定为第二志愿。邓鲜花希望能在帮助她的晓岸哥哥的母校里感受那份公益氛围,并把这份公益传承下去。 公益不能改变世界,但能影响人生 马晓岸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是湖北“晓岸”支教队的创始人。自2010年成立后支教队便以“扶贫帮困、星火燎原”为宗旨,弘扬“感恩心体验生活,精进心善待生命”的价值理念,长期扎根在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助残、社会调查、支教支边等各类公益活动。支教队现有成员100余人,涉及工人、教师、大学生、企业家等各类群体,截至目前,他的团队已连续7年深入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支教调研活动。组织开展活动以来,已捐出各类物资和现金总计60万余元,支助贫困学生46名,为贫困地区设立小药箱、心灵邮箱、特色文化墙、爱心图书室、阳光助学金等公益项目,并筹资70万元为贫困小学建起宿舍楼和太阳能路灯。 马晓岸说,“每当看到一个山里的孩子考上高中大学,心里就会感到很安慰,也很自豪,因为他们考上了,未来就有了无限可能,他们也不会一辈子呆在山里了,他们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看到更好的世界,他还说,自己就是因为孩子们的努力和懂事一直感动着他,所以才有了这份坚持下去的勇气。也让自己学会了感恩和珍惜。他说要把组织建成品牌化、科学化、社会化的现代新型公益组织,为民间公益组织探索新路,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公益不能改变世界,但能影响人生。公益人的人生和受助者的人生都将被影响。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
下一篇:丹心赤诚系计生 风雨兼程再前行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