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国家级规划出台致力降低中国人致残风险

发布日期:2016-09-07 09:40:17 来源: 作者: 点击:684次 字号:增大 减小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施雨岑、吴晶)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在未来5年内,通过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减少伤害致残等具体行动,有效减少和控制我国人口从出生到老年每个阶段的残疾发生、发展。

  “这是我国首个在残疾预防领域的国家级规划,有助于应对我国社会当前面临的健康挑战。”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说,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遗传性、先天性残疾尚未有效控制;慢性病、精神障碍、意外伤害等导致残疾的风险又在显著增加。同时,我国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尚不健全,残疾预防公共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公众参与能力仍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做好产前筛查和诊断。同时,普遍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并逐步扩大疾病筛查病种和范围;全面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继续将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致残性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适时调整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有效控制地方性疾病,加强慢性病防治和精神疾病防治。

  《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以及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等,以减少伤害致残。同时,《行动计划》还对残疾人康复进行了部署。

  根据《行动计划》,我国将推进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加强对残疾预防基础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究,建立统一的残疾报告制度,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提升残疾预防大数据利用能力,及时掌握残疾发生的特点特征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有调查显示,后天性因素是目前中国人的主要致残因素,而在后天获得性残疾中,非传染性疾病致残率最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利用现有技术可以使至少50%的残疾得以控制或者使其延迟发生。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新华视点:多地公布上调养老金,如何确保兑现?

下一篇:中央出手“稳准狠” 连续4年紧盯中秋国庆反“四风”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