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自2017年12月初中央电视台开播《国家宝藏》节目以来,节目中介绍的部分博物馆参观人数今年初较去年同期提升了50%以上。除了常规参观旅游外,旅客们开始更加渴望深度体验博物馆,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寻宝之旅”成为一些地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面对《国家宝藏》引起的“博物馆经济”发展机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如果及时提高服务意识,创新发展理念,开发好相应的文化产品,探索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物打开方式,无疑能让文物带动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一是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各大博物馆正在抓紧推进文物数字化,依托数字技术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逛博物馆、观赏文物。数字文化产业已经呈现出技术更迭快、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有利于培育新供给、促进新消费。据报道,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敦煌壁画丰富的内容被快速提取出来,形成了文物大数据,2016年人们就可以在线上访问敦煌30多个洞窟。
二是亲民化。文物进校园、进社区,是走近百姓的很好选择。各地应作出更多探索,让观众走进博物馆就有宾至如归之感,能够获得更多的互动和体验。同时,可探索文物进中小学校园和进社区活动,通过文物展卖、免费鉴宝、书画作品展览等活动吸引市民积极参与,让文物知识成为拓展社区居民知识、提升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是具象化,也就是运用好复制品、发掘好衍生品。虽然人们没有办法生产“文物”,但可以生产文物的衍生仿品或其他产品,借助相似的外观形式,凝结文化符号,传递文化信息,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比如,河南博物院很早就探索出了文物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演奏考古出土的古笛、古筝、编钟、编磬等古乐器文物复制品,使文物与音乐相结合,拉近了文物与百姓的距离。又如,故宫博物院推广了多批次文创产品——胶带、冰箱贴、书签、笔记本等,让观众“把故宫文化带回家”。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对文物的挖掘与阐释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基。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从未间断过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当代中华儿女有责任保护好、传承好、使用好。应清醒地认识到,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相比,当前各地博物馆的工作还有不小差距,必须努力作出积极探索,进一步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江露露
(责任编辑:雪霁)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