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动工 为冬奥会标志性场馆

发布日期:2018-04-20 20:31:36 来源: 作者: 点击:629次 字号:增大 减小
  

   “莺啼妫畔杨柳飘,云压海陀雪意高。”每年冬季,在距离北京城区80多公里的延庆小海坨山,“海坨戴雪”是令人心醉的美景。四年后,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等项目就将在小海坨山上举办,记者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施工方之一的北京城建集团获悉,项目已正式动工,预计将于明年年底竣工。作为一个建在海拔2198米处的超级工程,一条沿着雪道路由搭建的“之”字形施工便道成为了施工的生命通道。

  高海拔▶ 施工道建在雪道上

  4月14日下午,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延庆小海坨山大约1400米的海拔处,风力能达到8级,人身着一件冲锋衣站在这里,仍能感觉到刺骨的冰凉。建设工人们穿着棉衣,戴着手套,正在山上进行着表土剥离。100米的上方处,一条依托山势的“之”字形“盘山小道”正在向高处开挖。

  “这是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后打造的‘之’字形施工便道,准备修建到海拔1800米。”提起这条盘山道,北京城建集团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项目执行经理张洁格外重视。由于地处延庆小海坨山,山路陡峭崎岖,大型设备根本无法用车辆运输。“去年做地勘的时候,人背、马驮,最原始的方法都用上了。”张洁记得,之前为了在山顶搭建一个临时围挡,他们找当地老乡雇了20头骡马,每天上山下山两趟,将建筑材料、食物和水往上驮,“平时平地上3天就能搭起来的围挡,我们用了一个半月。”

  一个半月搭一个围挡的速度,对于建设奥运工程必然是不行的。如何让建材能更快地上山?于是,一条沿着比赛雪道路由而建设的“之”字形施工便道应运而生。“这可是在深山施工的生命通道,有了这条道,各类机械、材料、消防器材等物资就可以直接运上去了。”

  高规格▶ 冬奥会标志性场馆

  据了解,由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一标段工程,建筑面积约47097平方米,涉及男女超级大回转、滑降等滑雪项目,是整个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场馆。整个工程主要包括三条竞赛赛道和两条热身赛道、集散广场、出发区、结束区、索道以及附属设施布局,可同时容纳约8000人观看比赛。

  从效果图上看,竞技赛道和训练雪道犹如几条白色的瀑布由小海坨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而下;集散广场、结束区、中间平台等则散布在崇山峻岭之间,成为与小海坨自然山水交相辉映的建筑景观。

  “可以说,这是冬奥会场馆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场馆之一。”张洁告诉记者,高山滑雪中心位处的小海坨山本身就是又高又陡,山体海拔2198米,落差900多米,坡度最大则达到60%左右。特别是主雪道C1雪道,长达3000米,起点位于海拔2198米处,终点约在海拔1300米处,也是目前国内落差最大的雪道了。“换句话说,运动员进行一次完整比赛将要体验近800米的高空落差。”

  高科技▶ 施工用上无人机

  山体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滑雪赛道落差大,再加上位处松山自然保护区,这些都成为工程施工中需要克服的“拦路虎”。针对复杂的地形,项目团队引入三维激光扫描和航测无人机等设备对地形地貌进行精准测量,仅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三公里范围内雪道施工区的全面测绘,比传统的方格网测绘提高了数十倍工效。为了保护环境,山上的临时设施都取自于现场。

  根据记者了解,按照初步的进度安排,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施工工期为两年,预计将于明年年底竣工,以为2020年测试赛做好运行调试和前期准备工作。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赵莹莹

分享到: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让优秀文化真正“活”起来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谁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