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汶川地震灾区的重建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崔鹏说。
多年扎根蜀地,他亲眼目睹了汶川地震灾区的毁灭、重建和新生。如今,这里的植被得到了较好恢复;村庄以全新的高抗震建筑群焕发生机;避开活动断裂带后,一些大型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绿水青山重回人间,产业升级方兴未艾,受灾民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然而,地震的阴霾从未真正散去。就在汶川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青海玉树和西藏双湖县又分别发生了5.3级和4.6级地震。大自然警钟常鸣,提醒人们与地震等灾害的战役不会终结,相关工作者仍要上下求索。
钻研汶川地震
留下的问卷
8万多人死亡,37万多人受伤,4500多万人失去家园,上万亿元财产损失。汶川8.0级特大地震给全国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震撼和伤痛。
“回头看,正是2008年,拉开了中国进入地震活跃期的序幕。”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李海兵说。
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盘点,10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共发生7次7级以上大地震,除2015年的尼泊尔大地震外,其余6次都发生在中国的巴颜喀拉块体边界。而汶川大地震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深刻影响了我国的自然灾害研究、监测、预防和重建体系。
“出乎意料”“闻所未闻”,是李海兵对汶川地震的形容。短短90秒内,龙门山的两条大断裂——映秀—北川和灌县—安县断裂分别产生了约270千米和80千米长的巨大同震地表破裂。与此同时,还沿其他断裂产生了地表破裂。
对地质学界来说,汶川地震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两条同时破裂的断裂带具有不同的运动学性质?为何很短时间内出现如此长的断层破裂?破裂是如何传播的?汶川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下一次这样的大地震会在哪里、何时发生?
面对这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中国学者进行了不懈探索,交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答卷,也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科学家发现,与一般大地震后断裂的缓慢愈合不同,汶川地震后深部断裂愈合很快,提示该地区正迅速积聚能量,而这可能在为下一次地震作准备;他们还指出,鲜水河断裂带中段康定地区可能是未来大地震发生的高风险区……这些成果在知名学术期刊上发布后,引发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
“10年来,地震给全世界带来了惊人的伤亡和损失。深入认识地震,已经成了全人类的重要课题。然而,我们知道的还远远不够。”李海兵说。
从教训到启示,从启示到行动
“汶川地震之后,国内外地震科学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不仅构建了这次地震的构造模型,也发现了很多客观现象,得到了一些重要启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说。
一个重要发现是,活动断层控制着严重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针对这一现象,中国地震局进一步推进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目前已经在近百座地级及以上城市完成,还有十多个城市正在开展探测。这些探测结果都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土地规划和建设。
同时,在科技部和财政部的支持下,地震系统一直在开展城乡1:50000活动断层填图工作。目前已经确定了华北地区、南北地震带和天山地区约130条主要活动断层的空间位置,为国家重大工程选址、大地震危险性预测、大陆地壳变形动力学研究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徐锡伟同时指出,中国处于多个板块相互作用的地带,活动断层数量众多,单靠地震系统的技术力量远远不够。为此,由地震局牵头,在系统总结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内容、技术路线等基础上,起草制定并颁布了《活动断层探测》国家标准,以吸引有相应资质的科研机构和专业队伍一起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预计今年10月1日起,这项标准将正式实施。
不仅如此,中国地震局还申请制定《活动断层避让》国家强制性标准,目前已经立项。“一旦有了这项国家强制性标准,各行各业在建设过程中就要主动避开活动断层,这将对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徐锡伟说。
救灾与重建的10年升级路
10年间,崔鹏参与了汶川、芦山、九寨沟等地震后地质灾害的考察、研究与减灾工作,见证了中国在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越来越成熟的应对方略。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有些地方灾情复杂、信息不明,常会遇到救援部队想进进不去而遇困人员想出出不来的窘境,形成救援孤岛。到去年九寨沟地震时,在只有一条山区公路可以通行的情况下,一天内把6万人安全送出受灾区域,创造了救灾奇迹。”崔鹏说,“我们的灾害救助和应急处置正变得越来越科学、合理、有序和高效。”
比起汶川大地震时举国体制的救灾与灾后重建模式,从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再到九寨沟地震,我国越来越注重地方政府在应急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发展了应对不同规模和损失程度的减灾模式。
在崔鹏看来,这种由“大”到“小”、由“上”到“下”的变迁,体现了救灾与灾后重建的分级管理和责任主体分级机制,也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统筹中央和地方资源,实现精准救灾和科学重建。
把灾后重建和产业优化配置与升级结合起来,把灾后安置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芦山地震的灾后重建已经成为减灾防灾综合效益、建设美丽乡村的典范,为全世界树立了样板。
崔鹏说:“这些年来,我国在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灾后重建和灾民安置等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发展新的技术,形成新的模式,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对灾害动力学过程的深入认识和较好模拟,人们可以准确描述灾害的范围、性质和程度等;根据破坏能力与建筑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计算出具体到每一栋房子的危险性和易损性,进而支撑精准的灾害风险管理。
崔鹏说:“我们正致力于灾害形成和灾害链演化机理的研究,探索潜在灾害预测和气候变化条件下未来灾害风险分析,研究风险评估、风险规避、应急救援、风险管理的科学减灾体系,为实现防灾减灾‘三个转变’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李晨阳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