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而竞争又突出表现在科技创新力上。
近日,科技部、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立特色鲜明、要素集聚、活力迸发的中央企业创新体系;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在若干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央企业。
作为中国经济的“脊梁”,我国央企在延续传统创新优势的基础上,迎来了一次全面提升创新力的机遇和挑战。
双轮驱动 集聚激发创新要素
“过去,我们强调的创新更多是技术上创新,现在则更加强调全面创新,即模式、制度、政策等软实力的创新。”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意见》提出,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加强科技发展规划和创新政策引领,支持创新要素向中央企业集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瓶颈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创新要素活力。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赵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意见》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就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作了具体部署,为未来一段时期央企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意义非常重大”。
“现在国家出台的创新创业政策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涉及央企的不太多,而这次科技部会同国资委出台《意见》,对央企现实状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可见中央层面下了很大决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所研究员张俊芳说。
在具体操作上,《意见》还提出,引导和鼓励中央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协调相关部门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创新激励政策,促进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进一步发挥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的带动作用。
“很多央企培养了十分优秀的人才,而留住人才却是难题。”在张俊芳看来,“对科技型央企进行股权激励,开展股权分红改革,使科技人员能分享创造成果,不仅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还可防范企业的人才流失。”
“我们制订了《总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实行科研项目负责人制,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最高可达35%,远高于国家规定上限的20%。同时,企业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和宽容失败的环境,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仅一年时间,全局申请专利300件,其中发明专利90件,获各类省部级奖14项。”赵平介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大胆尝试,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已尝到了甜头。
一企一策 轻装上阵突破核心技术
对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普遍被认为是世界难题。“我们开发出了‘新型离层(关键层)注浆技术’,即在煤矿采煤时,向离层注入粉煤灰等浆料,到地下后其凝固成相当于泥岩和砂岩硬度的石层,支撑地表不塌陷,保护了地下水等自然地质结构。现在,这项技术已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潘树仁介绍。
然而,值得骄傲的成绩背后,巨人也不乏“成长的烦恼”。
“每一个找矿项目就是一次科研攻关,常常要依据遇到的情况反复设计、修改和调整,这就与国家预算专款专用既定条框不相对应,反映出有些制度措施在实践层面不具操作性;并且,我们要申请国家的核心关键技术项目,却没有直接对口渠道,于是基础研发几乎全靠自身投入。”潘树仁说。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该如何提升中央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发展质量?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企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必须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要在重点产业瓶颈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加快攻关,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此次《意见》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科研管理服务机制。支持中央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结合项目特点,可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管理、投入和知识产权分享机制,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实施效率。
“创新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方式,将改变过去传统管理形式中存在的诸如重立项、轻过程等弊端。同时,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形成改革与示范效应,有利于推进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张俊芳说。
全球布局 让更多优势产品“走出去”
近年来,作为支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央企在重大工程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在刷新世界对中国认知的“新四大发明”中,中车公司生产的高铁已经撕下了曾经的低端标签,成为中国制造的崭新名片。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央企要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国有资本做强的关键,而做强国有资本,要增强国有资本的科技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和掌握一批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的关键技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央企达到48家。但在张俊芳看来,“尽管部分央企以资源优势位居世界500强行列,但并非创新能力。此次《意见》对激活央企创新能力给予了全方位考虑,从资金、人才、平台到国际合作,全方位鼓励央企参与国家更多重大创新项目、相关平台建设,有利于其努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当前,不少央企正加快技术创新和走出去的节奏。以中车为例,其产品已经出口到世界上10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83%拥有铁路的国家。
此次《意见》也明确提出,支持中央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并购重组海外高技术企业或研发机构,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促进顶尖人才、先进技术及成果的引进和对外合作,实现优势产业、产品的“走出去”,提高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华凌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马克思在伦敦迪恩街的日子
下一篇:质疑缺位:科学精神的中国短板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