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四川资阳市乐至中学一位高三班主任,因在校期间管教了上课耍手机的违纪学生,高考结束当晚被学生家长带来的人暴打。而其中一名打人者,是乐至县住建局党委委员、房屋征收局副局长。目前,两名打人者被行拘15日,各罚1000元,纪委监委等部门正进一步调查。
就已知信息来看,若真的仅仅因为老师对学生进行管教,家长就将此事上升到暴力的层面,往浅了说是莽撞式越线,往深了说就是无知无畏,难掩卑劣之感。即使老师管教学生的细节不知,尺度不知,但跟“暴力”这个字眼放在一起,无论如何都是不和谐的。此外,选择暴打老师的时间,是高考结束这一特殊节点,其中透露出了带有畸形利己性审视的报复心理。至于打人者的身份,所凸显的便是一些官员在权力上的任性。
此事虽然是个例,但脱离单一片面的审视和反思,将个例与现实连接在一起,便会引伸出深层次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症结。老师管教学生被家长打一事,其症结就是家校关系,再详细一点,是其中的尺度与底线。
判断家校关系,关键就在于家长和教师两个群体的关系。要认识到,两方绝不是处于一种零和博弈状态,融合合作才是大势。在此基础之上,想处理好两方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个畅通的沟通交流机制。双方要在相互平等与尊重的现实状态下,克制非理性冲动,做到坦诚相待,及时疏解表象问题,并通力合作,在教育孩子层面达成一致。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现实中很多家校关系的软肋。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无法做到这点,某一方对另一方的态度和行为很容易在过程的具体路径中走偏,甚至造成实质性伤害。老师管教学生被家长打之事,差的可能只是事发前一次心平气和的交流和双方的自省。“冷静下来,好好说话”,这是师生关系以及其背后的家校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尺度把握,也是浅层的底线呈现。
说其“浅层”,是因为光有“沟通交流”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层面的坚守来“固本”,以真正规避“树苗”长歪。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处理家校关系时,基本的信任和尊重一定要有。其可延伸为对自我健康人格的坚守,对积极向好之势的坚守,还有对利益实现最大公约数的坚守。如此,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便是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和担当意识。这些虽然听起来有点空洞,但确实触碰到了家校关系的深层底线。
无论是基本的沟通交流,还是深层次的坚守,都是家校关系不可逾越的现实底线。只有循序渐进,最大程度遵守和规范到位,才能避免破窗效应,避免现实的消极反噬,实现好上加好,而非坏上添乱。这样的底线坚守也可以表现在具体层面,比如在教师的惩戒层面,可以表现为有敬畏之心,尊重学生人格,探求学生违纪问题的科学化疏解,实现目的与结局的路径统一,而非不对称。家长给自己孩子的维权边界,也应在于此。
来源:光明网 作者:王彬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冬奥永久场馆赛后实现可持续利用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