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发布日期:2018-07-10 08:06:05 来源: 作者: 点击:954次 字号:增大 减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宏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薪火相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所主张的理论和掀起的实践运动续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

  《宣言》精神的忠实传播者

  《宣言》在中国的传播,以俄国十月革命为界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十月革命之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在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政治思潮当中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当时它在中国的影响尚比较微弱,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宣言》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并成为社会热点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精神为之一振,他们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尤其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以俄为师”成为当时许多人的普遍心态。

  1918年,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烈赞颂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4月,陈独秀、李大钊主编的《每周评论》在“名著”介绍中刊载了《宣言》第二章的内容及其十条纲领。李大钊还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开展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的翻译工作。他们组织人力从德文直接翻译《宣言》,并出版了《宣言》油印本,但由于未公开发行,因而流传不甚广泛。从1919年到1920年初,由邓中夏编辑的《国民》杂志第二卷第一号发表了北大学生翻译的《宣言》第一章内容。1919年,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在1920年初到法国的几个月内,就“猛看猛译”了《宣言》等多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有关社会主义的小册子。1920年5月,陈望道从日文翻译的《宣言》全译本在上海秘密刊印并向全国传播,使人们得以窥见《宣言》的“庐山真面目”,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宣言》首次出版就很快告罄,因而时隔不久再版重印,以满足广大热心读者的需要。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俞秀松、陈望道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并在11月参照《宣言》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宣言》的基本精神,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提出要通过共产党动员和领导广大劳苦大众开展阶级斗争以改造现实社会。1920年8月以后,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纷纷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地成立,这些共产主义小组日常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和研究《宣言》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不仅如此,五四运动前后还出现了一大批宣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团体,成为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

  建党90多年来,为了从思想上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振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注重《宣言》的学习和教育工作,把《宣言》通俗化、大众化,采取多种形式、途径和手段,系统地、有组织地传播、阐释和弘扬《宣言》的基本精神,坚守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阵地和思想理论阵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自觉做《宣言》崇高理想永远的宣讲者、忠实的传播者、坚定的信仰者。

  《宣言》精神的忠实继承者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继承《宣言》的基本精神,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辟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道路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境界。

  同任何真理一样,马克思主义不是终极真理,它并非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本质就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归根到底就是继承《宣言》的基本精神。为此,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与《宣言》。对于那些已成为“常识”、被我们熟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应当以新的实践为基础,不断深化对它们的认识和研究,赋予其新的内涵;对于那些原本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被重视或没有认识清楚的,我们应当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深刻地领会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有所涉及和论述,但尚未充分、深入探讨的思想观点,而其又是当前社会现实中凸显出来需要予以理论回应的实践课题,我们应当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深入探索,充分研究,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有的马克思主义的个别思想观点,随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可能不再具有普遍性原理的指导意义了;还有的思想观点马克思主义尚未涉及,而是马克思主义后继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原则,结合新的时代发展、新的实践问题而提炼出来的,这样的思想观点由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的结晶,因而也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之,我们要始终坚持和继承《宣言》的基本精神,但这种坚持和继承是在实践和发展中进行的,不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式的照抄照搬。

  《宣言》精神的忠实实践者

  中国共产党人自从学会了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精神上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武器,而且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中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方法,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同志一生把《宣言》作为自己的必读书,他运用《宣言》的基本原理制定了许多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具体化、中国化,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延安整风期间,他特别强调全党要认真学习《宣言》等原著,提高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他善于从《宣言》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思考“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宣言》的一系列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继承并发扬包括《宣言》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社会主义带入了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把《宣言》的基本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举旗定向,总揽全局,以深远的战略视野描绘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光明前景,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和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

  今天,我们重温《宣言》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就是要“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重温《宣言》精神,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把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焕发勃勃生机,并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种海峰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打好新时代改革攻坚战

下一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