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教学改革基于信任才能双赢

发布日期:2018-10-31 10:40:16 来源: 作者: 点击:547次 字号:增大 减小
  

   “6张课桌拼在一起,学生围坐着听课”,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最近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该校推行的一项教改措施触动了不少家长的神经,有赞同有反对。日前,《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化解部分家长的担心,学校在前一天发放了《告家长书》,学校希望在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同时,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原本是学校内部实施的教学改革,没想到消息传出后,引来不少反对之声:“部分孩子侧对黑板,坐姿对身体不利,长期下去影响身心”“本来孩子就近视,我害怕会不会斜视”“我觉得合作小组这种形式很好,但可以放在课后,上课的时间本来就紧张”“这个只适合小班化,原来的座位方式传承了几千年,肯定有自身合理性”……应该说,家长的关注一方面说明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从单纯关注孩子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其中有一定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学校实施的教学改革,笔者认为,还应站在教育发展全局的角度,理性、宽容对待,毕竟任何教学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背后有着很强的现实逻辑,包括家长在内的社会公众还要给学校适度的理解,让时间去检验改革成果。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均在不同程度地推行教学改革,从国家到地方,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每次改革也都会引起媒体、社会和学生家长的热议。以中学为例,从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到东庐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都着实掀起不少波澜。而这背后是教育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扑面而来,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强烈,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旧的知识体系来实施教学,学校教育模式必须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教与学的全面升级。

  但教学改革如何进行,要把握哪些原则,从现实来看并未形成共识。笔者认为,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原则都应秉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哪些知识与能力是学生未来所需,就应在尊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灵活掌握,熟练应用;在教学形式上,哪种方式更能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就可以采取哪种方式。以盐城市初级中学为例,桌椅的摆放属于教学空间改革的范畴,而教学空间的变化势必带来诸如学生交流方式和学习模式、教师授课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进而能够逐步调整和优化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而且,从学生所处年段来讲,教学空间方面的改革背后也有着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这是因为,中学阶段学生逐渐进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谓的形式运算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假设演绎推论出问题的结论。皮亚杰曾以钟摆实验作为测量手段,即通过改变摆锤的重量、吊绳的长度、钟摆下落点的高度以及最初起动力的大小等变量,让学生一一验证了这4个因素各自的影响。事实证明,学生更愿意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的形式寻找正确结论,这意味着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合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在提升学生认知和学习能力方面是切实有效的。

  除了现实逻辑,教学改革往往也有着教育逻辑:即使是同一地区,因城镇化进程或中小学布局调整等原因,每年的学情都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不断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但是,不管是教育管理部门推动还是学校内部推行,教学改革要赢得各方支持,都需要建立一种“基于信任”的基本理念,即社会公众尊重学校对教育教学把握的主体性,尊重学校教师对教学的专业性。同时,学校除了提前征求各方意见,也要尊重社会参与教育的热情,尊重家长支持教育的关切。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建立适时适切的信息互通渠道,基于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建立信任,成为信任共同体,这样才能让教学改革走得更远,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让师生真正受益。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课桌摆放、小组合作到课程设计、教育评价,都需要教学改革主体认真应对,在回应社会关切的同时,按照社会发展和教育规律,把改革做得更扎实,最终实现学校办学良性循环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双赢局面。

  (作者系渤海大学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天华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尽快补上农村学龄前教育短板

下一篇:重塑工农城乡关系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