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个维度

发布日期:2018-11-01 14:33:40 来源: 作者: 点击:725次 字号:增大 减小
  

   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习近平同志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方位和博大胸怀。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我们可以发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切入点,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客观揭示,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旨在推动人类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的时代方略,以其作为逻辑起点,可以深刻透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境遇,系统阐述人与自然的共同命运。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关切人类命运的历史前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这充分体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认识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中,构成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在现代化视域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古今中外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培育和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观念的理论基础。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重塑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人与环境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之双重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次,关切人类命运的发展方略——生产方式的变革。解决困扰人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解决人类面向自然的方式(生产方式)问题。人类的生产活动通常表现为双重关系,并引发人与自然的协变。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关乎自然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两种关系同一进程,生产方式关乎这两个共同体的共同命运,它不仅承载着人类命运,亦承载着自然的命运。正是生产方式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联结起来,才会实现两个联合体的共同发展。因此,就人与自然的共同命运而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善待自然,其实质是保护和发展人类自身。可见,理解绿色发展理念、贯彻绿色发展思想、推进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要求和现实选择。

  再次,关切人类命运的全球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联合体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每个人、民族和国家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民族和国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审视新的时代方位不难看出,人类面临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应对,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的人类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时代意愿。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合作发展理念,是中国基于对世界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是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协同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价值观;同时,又是着眼于中国社会实践,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等问题,实现共同发展、共享发展、共同福祉的中国智慧。

  最后,关切人类命运的文明方位——生态文明。文明反映了一个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是人类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积极成果,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何以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承担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我们应当深入分析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跃迁的发展大势和客观规律,深刻解析新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凝聚形成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命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在命运共同体思想视域中,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需要突破二元对立思维和西方现代化模式,提出一种新型文明观念和发展理念:基于唯物史观确立人与自然大系统观,将共同命运根植于更宽厚的自然历史进程和人类历史文化的总体性中加以思考,把“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发展的崭新论断,揭示生态兴衰决定文明兴衰的发展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与时俱进,并将之与中国实践结合起来加以解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现实依据和时代方略。

  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我国的发展还是人类的共同发展的角度来说,都应该摒弃零和博弈的对抗式思维方式,寻找一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理念,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金柱

分享到: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陈曙光:明确重点 创新方法

下一篇:张洞若:让民族精神在新时代更加昂扬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