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新战场,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先进的网络思想、文明的网络氛围、清朗的网络空间是互联网党建工作的最终目标。让党的声音成为互联网上的最强音,应在互联网空间中确立党的领导地位、工作方向,构建党建工作体系,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落实舆论引导。
【关键词】互联网空间 政治建设 党建工作 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7.7%,互联网话语体系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进一步增强。由此,互联网意识形态掌控能力提升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树立宽广视野,强化战略思维和担当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让党的声音成为互联网上的最强音。
加强互联网党建工作,夯实党在互联网空间的领导地位
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应将互联网党建融入到基层党建工作布局当中,各地方网信部门行业管理和党建指导双管齐下,力求明确互联网空间的政治站位。同时,针对互联网党建工作制定完善的行动计划,进一步确定互联网党建工作的目标与任务,确定各党建联系点,拉近互联网与党建工作之间的距离,实现党的直接领导。
健全机制,完善体系。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构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国各地方应探索建立市委组织部引领党建模式,与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形成协调统筹态势,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互联网行业党建工作体系,由此健全机制,完善体系,全面兜底,对互联网及互联网企业实施全方位的党建管理工作。
优化思路,创新管理。一方面,充分把握媒体融合的本质内涵,强化以新媒体为核心的互联网党建,让党的声音拥有更高的到达率和作用率;对突发事件及时发布事实和权威调查结果,深度、正确解读;对轻松话题加大传递,深耕细作,增强互联网空间正能量。另一方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组织建设,用党的建设维护互联网空间的健康发展,促进党建工作与行业管理融合。
强化政治建设,把握党在互联网空间的工作方向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的第一位。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党的手中,能够有效引导互联网及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
紧抓关键人。加强互联网党建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各互联网单位应建立相应的人员引进、管理、培训、考核、激励等制度,提高党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素质。开展网络媒体红色活动,如百度、网易、搜狐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参与的“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重走革命道路,感受先烈精神,开展高管教育培训,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关键人”的政治素养。
紧抓要害岗位。互联网企业要实现党组织岗位人员与互联网企业高管交叉任职,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相互融合。互联网企业中内容编辑、产品研发、内容审核等部分负责人应由党员担任,实现党组织在企业内部决策与审核过程中的定向作用。例如在百度公司,党委书记担任公司副总裁;在新浪微博,由党委班子构建舆情研判小组,承担公司网络舆情的定向责任。
最后,紧抓重点单位。以大中型规模的互联网企业为重点单位,强化此类企业的党建工作。各地方网信办、协会党委等部门协同合作,构建日常监管小组,推动互联网行业自律发展,将大中型规模互联网企业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将其党建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例会、述职会、行政约谈等方式,引导互联网及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方向。
践行依法监管,营造互联网空间良好的传播环境
让党的声音成为互联网上的最强音,做到依法监管至关重要,党和政府应强化对互联网空间的传播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让民众与企业共同享受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
实互联网监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党的十九大又再次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互联网空间治理和内容建设成为重中之重,互联网依法监管势在必行。一方面,将“网信”纳入到《反恐怖主义法》中,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构建完善的互联网空间法治体系,推进互联网监管体制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充分贯彻落实《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和《中国互联网管理条例》,实现互联网信息传播有序发展。
提高法律遵从度。提高党在互联网空间中的有效监管地位,不仅需要法律法规保驾护航,还需要网民知法守法。因此,提高网民素养,强化网民责任意识和法律遵从度,也是推进党的声音不断融入的有效方式。与此同时,可构建党组织互联网服务平台,由党员工作者科学引导,鼓励网民参与到互联网治理、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来,积极热心为其他网民服务,弘扬正气,树立良好的互联网榜样形象。
严格履行审查义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互联网突出问题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关专项整治活动日益增多。为了使党的声音更能响彻网络,应进一步增强网络整治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净网行动”“护苗行动”等,发布“约谈十条”“账号十条”等,明确互联网正向主旋律。另外,由政府构建专门的互联网监管部门,互联网企业强化导向意识,齐心协力严格履行审查义务,分别从管理层面、技术层面、人员层面构建互联网清朗空间“保护伞”,对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及时“斩断”。
落实舆论引导,增强党的声音在互联网空间的感染力
党要在互联网空间中巩固自身政治地位、获得广大网民认可,必须要有强大的舆论导向,通过强有力的语言感染力,对互联网意识形态及时“拨乱反正”。
尊重受众,科学引导。党在互联网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应充分把握传播规律,对信息内容不应只是单一的传播而不考虑传播效果,也不应一味地迎合受众趣味而忽视社会效益。作为党办主流媒体,应转变传统的新闻宣传方式,关注受众的接受情况,促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导向”和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多元取向”均衡统一,将真正的“清流”切实传递给受众,对受众实现科学合理的舆论引导。
注重时效,抢占先机。为了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抢占话语先机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或者是不良舆论产生时,主流媒体应迅速抢占互联网舆论引导先机,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形成“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对于互联网中多样化舆论的引导,不应只是事后的报道与纠正错误,应强化预防工作,将事件过程第一时间展现出来,从而占领舆论引导制高点。
贴近民众,转换表达。任何舆论引导都应以民众为核心,解决民众所关心的问题。拉近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将党的声音在互联网空间传播。互联网空间尽管是虚拟的,但其依然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意识形态的宣传与教育要避免高高在上,应与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及时掌握、主动回应,以人文关怀、情感感染的方式,赢得党在互联网空间的话语权,让党的声音成为互联网上的最强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①薛小荣、陆旸:《党要提高在网络空间领域的凝聚能力》,《党政论坛》,2014 第17期。
②范明志:《让党的旗帜在互联网上高高飘扬》,《人民论坛》,2016年第33期。
③吕百利:《怎样提升党的网络执政能力》,《人民论坛》,2017年第23期。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史大宁
(责任编辑:飞云)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