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内外相关调查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
半月谈记者在部分省份采访了解到,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现象普遍存在,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双赤字”情况突出。
“没时间”“不会劳动”
“孩子在家基本没什么劳动,每天吃饭要家长盛,书包也要妈妈收拾。他自己能穿衣服、洗漱我就知足了。”“孩子能自己洗澡洗内衣,我规定她每周洗一次碗,此外就没有别的家务劳动了。”记者随机采访家长、学生了解到,经常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碗的小学生不足三成,会包饺子、炒鸡蛋的小学生不足一成,学生日均家务劳动时间不足10分钟。
孩子为何不做家务?很多学生、家长坦言,不是“不爱劳动”,而是“没时间”“不会劳动”。
“妈妈根本不让我劳动,就是让我好好学习,把作业写完就行。有时候想帮他们洗碗,他们说这些活儿都是大人干的,你赶紧进屋写作业去吧。”一名三年级小学生说。
“如果没有那么多学习任务,就有时间做家务,我觉得我儿子就很愿意洗水果,做水果拼盘。但现在的情况是,连补习班的作业都写不完,哪有时间做家务。”沈阳家长田女士说。
一些中小学生表示,学校寒暑假作业中有“帮妈妈做家务”“养动植物”“学习包饺子”等内容。一般来说,只有在假期,家长为了孩子完成作业才让其帮忙干家务,平时不会主动让孩子劳动。
记者在部分小学采访发现,学生不会包书皮、不会整理书包、不会叠衣服、不会缝扣子的情况并不罕见。甚至有一些五六年级男生不会系鞋带,缝扣子连穿针都不会。
“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缺失问题,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辽宁一名专家表示,某县妇联对一所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做过一次调查,从没洗过衣服的占79%,不会或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
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
在学校,劳动教育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记者在一些小学了解到,学校当前的劳动课实际是“综合实践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学期10课时,每周不足1课时,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
其中,真正动手实践的内容并不多。记者翻阅了四年级(下)和六年级(下)两本教材发现,每本教材有10节课目录,其中只有约四分之一为动手的活动,如四年级教材有“神奇的针线”“玩陀螺”;六年级教材有“一起做紫菜包饭”“玩泥巴”等,其他多是“春季常见流行病的调查”“母校情”“地震有前兆吗”等常识性课程。
多地教育部门调查显示,学校劳动教育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绝大多数学校仅满足于开了课、完成课时,劳动教育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现象突出。许多学校以学生安全为由,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以画代劳普遍存在。由于担心劳动操作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学校一般通过安排手工制作、课堂操作等活动来组织劳动课教学,离“出出力、流流汗”的劳动体验要求相差甚远。
此外,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扩大,过去学校有岗位责任制,每个班要包一块区域的卫生,而现在走廊、卫生间、窗户等都有专门保洁人员负责,学生担任值日生的工作量大幅“缩水”,只是简单的擦黑板、扫地、擦窗台等。
更有甚者,为了不耽误孩子放学,有的学校花班费雇人打扫教室,直接替代了学生早晚值日劳动。
社会实践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校外劳动资源同样匮乏。在一些城市,过去的学农学工学军基地变成了综合实践基地,分中学生和小学生基地两种。综合实践基地内部设置比较完善,有书法、剪纸、手工编织多种课程,集艺术教育、科普教育、劳动教育、生命教育于一体。但目前的情况是,因场地有限,学生众多,小学阶段往往只有三四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可以去实践基地活动一天。
学农基地稀缺是各地普遍面临的情况。江苏省第一家农村社会实践基地——行知基地,是农事劳动基地,里面有30余亩果园、茶园等,加上150亩荷花园,已经累计接待了近40万名中外学生来这里参加劳动。记者在这里看到,墙上挂了30多所南京中小学的实践基地牌子。
“学生来的数量是不少,但具体到个人,可能整个初中或高中阶段也就来个三五天。劳动教育不可能光靠基地,更多的还在平时生活中。”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校长杨瑞清说。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朱焱认为,现有的生态园让学生们短期劳动或者研学,收效甚微。很多学校的学生是带着优越感、怀着春游心态来走马观花一下,最后对整个播种、生长、收获过程还是不甚了了。“只有自己参与劳动,才能体会到即使养棵花也是不容易的。”
采访中,很多学生没有参加过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辽宁鞍山市呼吸联盟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伊成略多次组织城市志愿者家庭到农村和贫困家庭对接,开展志愿服务。他介绍,很多参加活动的孩子已经是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生,却是第一次下乡,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孩子以为西红柿是长在树上的,有孩子第一次看到了只在书上、电视上见过的鸡、鹅、猪……孩子们第一次用压水井浇地、去采摘果子,都特别兴奋。”
即使在离家庭最近的社区,开展劳动活动和教育也并不容易。广州小学生家长梅女士说,孩子基本没有参与过社区活动。“我们也听说过去社区帮孤寡老人做家务、去陪伴自闭症儿童,或在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等,但这些活动一般都依托学校或公益组织安排,单个家庭很难介入。”
受人力、安全隐患等问题所限,大部分社区没有专门对接学校开展活动。一名小学校长说,学校组织社区实践目前大多带有偶然性和随机性,没有形成常态机制。(半月谈记者:王莹 郑天虹 蒋芳)
原标题:《小学生每天劳动12分钟,中小学劳动教育面临家校社三缺位》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下一篇:北京租房物业乱象启动专项整治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