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

发布日期:2019-07-05 18:07:36 来源: 作者: 点击:739次 字号:增大 减小
  

         建制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显著特征,更是科技创新范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国家建制化战略科技力量在提升基础科学研究能力、解决国家战略安全、战略需求问题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制化加速了科技发展。科学技术研究作为社会建制诞生于19世纪,发展于20世纪。大体上,18世纪主要以个体研究为主,19世纪逐渐形成集体研究体制。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家规模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成为主流。

  从国际历史经验来看,世界科技强国都拥有自己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用来部署前瞻领域研究,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德国的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亥姆霍兹联合会、弗朗恩霍夫促进会、莱布尼茨联合会汇聚了众多一流科学家。法国组建了国家科研中心、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原子能委员会等。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必须从战略导向、政策引领、平台建设、基础研究、科学精神等方面着力加强。

  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大科学时代原始创新重大成果的取得,有赖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的充分发挥。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组织重大科技攻关中的龙头作用,应聚焦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需求,保持科技战略定力,发挥科技预见作用,强化在战略性研究、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咨询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政策引领。

  建设科技创新重大集聚平台。应集中国家科研力量建设好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综合科学中心,明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的创新布局和功能定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肩负国家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意识。重大科学工程和平台对人才具有磁场效应,应发挥好先进科研平台汇聚人才的作用,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形成人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

  提升基础性科学研究能力。应重视和支持原始性创新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摆脱平均主义科研思想的束缚,重点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坚持重大成果和引领创新的评价导向,积极参与组织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力争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跑者。

  成为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和学术生态的引领者。应通过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强化使命驱动和价值驱动,将创新精神内化为人的一种意志力量,激励科研人员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成为科学共同体自律的引领者,实现科技与道德互相促进、良性互动。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陈套

分享到: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落实三次全会精神的强大动力

下一篇:“建党初心”主题演讲比赛走进嘉兴南湖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