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文化自信

发布日期:2019-08-07 18:51:56 来源: 作者: 点击:829次 字号:增大 减小
  

   本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从理论上看,将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模式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视野和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之下的外来文化冲击,特别是信息时代的来临让中华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增强全民的文化自信,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一、文化自信的意义
  
  对民族文化的坚定信仰,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信心,是发自于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是思政课最基本的要求,思政课必须科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广大青年一代对我大中华文化的逐步认同,并努力传承和不断创新。
  
  因此,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自信来支撑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本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同时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竞争也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文化自信来推动
  
  近些年来,我们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遭到诋毁,青年大学生涉世未深遭到迷惑。在高校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传承传统文化,是坚定青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基本途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三)抵御外来文化思潮冲击与侵蚀需要文化自信来发力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量的不断丰富,世界各国互联互通,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影响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甚至出现价值判断的迷茫。因此,只有在对本民族文化高度自信的前提下,才能科学地判断不同文化的优劣所在;只有对异域消极文化冲击给出最有力的回击,才能抵御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侵蚀。
  
  二、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青年大学生文化不自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瑰宝如“四书五经”、《史记》等经典巨著根本不知晓,对诗、词、曲、赋、传统节日以及民俗文化和礼仪等认识不足,甚至有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文化,但其却对外来文化盲目追崇,追求一些西方的节日、文化产品,用物质需求目标的达到与否来衡量一切,陷入了物欲横流的人生追求浪潮之中,导致现今部分青年一代形成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极其错误的人生观。
  
  (二)对我国革命文化逐渐淡忘
  
  当代大学生对一些革命精神的内涵不了解,不愿意吃苦,有的觉得革命文化精神只有在革命年代才适用,在当今和平年代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加之,受到多种西方外来文化的侵蚀,当代大学生对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伟大的革命精神淡忘和对民族意识的消退,反之,则推崇西方文化。
  
  (三)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少研究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完善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空前繁荣,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文化对外影响力逐渐扩大。然而当代大学生中“崇尚明星”非常普遍,热捧影视明星,“崇尚科学”精神的严重缺失,科学家遭遇冷落程度让人感到震惊,这本身就是对先进文化缺少研究的表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崇尚科学、追求知识应该是大学生的本份。
  
  三、新时代增强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思路
  
  (一)坚持立德树人,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一,坚守自己的课堂阵地。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发挥其树人育人的独优势,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采取问题导向机制,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教学内容建成若干个教学版块,并对每个版块实施配套课件与文稿建设,大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让学生能够根据大纲或实际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的放矢地学习思政内容。教学方式上,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问卷调查式教学等手段,精心设计出“时事指向”、“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课题建设”、“成果分享”等多视角的教学专栏,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形成既能答疑解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及时掌控学生知识储备动态,适度调整教学进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取知识,寓教于乐。细化考试考核,教师可以采取“40%平时考核+60%期末考试”的成绩评判标准,让评价标准更加客观灵活。另外,也可以布置学生写作思政课程论文作为期末成绩,鼓励学生站在思政科研学术的前沿,在广泛阅读、博采众长提炼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写出有关论文,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思辨能力,让思政课落到实处。其二,教师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大力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心理体验感。在理论自信和理论认同中达成“共鸣”,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和中外关系的维度,确立人生坐标,担负时代重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其三,推进高校思政课外的改革创新。一方面让大学生在感悟历史、缅怀先辈、畅想未来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准确领会和把握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了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成就,加深国情认知和理论感悟,能够珍惜现今幸福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学生们为创设更加美好的生活,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二)传承红色基因,丰富高校思政教育文化内涵
  
  作为高校教师,深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谋取独立和解放、为人民谋求幸福和安康,他们英勇奋斗义无反顾、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构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灿烂的红色文化,成为一代人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山西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和吕梁精神,是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高校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培育大学精神,筑牢高校思政教育生命线
  
  其一,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灵魂,在大学文化中发源生长。现今社会,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培育和建设“大学精神”,创造鲜明的精神特质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其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应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己任,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主体能动性,整合社会教育力量,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推进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此外,教师还要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从而为学生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之路、明亮人生之塔。其三,要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其四,要充分认识对学生良好思辨能力的培养。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面对纷乱繁杂的各种社会思潮,教师要着力做强正面宣传,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思考,去伪存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行为思辨能力,不受错误思潮侵袭,构建出自己的信仰体系。广大师生要时刻绷紧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这根弦,及时发现隐藏在各种“就事论事”主张背后的政治动机,不被舆论漩涡所裹挟和利用,进一步坚定崇高信念,追求远大理想,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才能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才是思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风正潮涌,自当扬帆远航。“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正承载着培养国家的未来和民族振兴的大任,肩负伟大的历史机遇和民族责任,只有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才能气壮山河地唱响中国真正的好声音,谱写出民族复兴的伟大乐章!
  
  供稿: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 杨军

分享到:

(责任编辑:易苏辉)

上一篇:美联储降息“两头不讨好”(环球热点)

下一篇:当年“三进下党”,习近平至今“历历在目”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