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机遇和错综复杂的内外部风险挑战同时并存。只有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化解重大经济风险,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实现从社会主义经济大国向社会主义经济强国的历史性飞跃。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经济和政治有机结合的关键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有机结合的关键,它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硬核,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的制度保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种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但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维护和发展经济基础的核心手段,这些手段的总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的力量。基于苏维埃俄国的实践,列宁更加明确地提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问题只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
作为近代以来上层建筑领域最重要的政治力量,政党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已为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所无数次验证。与代表特定资本利益集团的资产阶级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它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也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领导力量。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制度安排,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硬核。只有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有机结合,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是在各种对抗性矛盾的支配下完成结合的,经济中各种矛盾的冲突和对抗不仅表现为政治、特别是党派斗争,而且这些斗争本身又反过来作为矛盾各方维护自身利益的有力工具被反复使用。由此,包括党派斗争在内的资本主义政治活动不仅不能协调利益、弥合矛盾,反而进一步削弱了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资本主义政府在自由竞争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间的周期性摇摆充分展现了上述消极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为主体所有制结构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方式消除了经济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它们在本质上属于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总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分化与协调,造成政治、特别是党派斗争的经济根源不复存在,政治变成广大劳动人民内部协调利益并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我们协调各方利益以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现实途径,是将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有机结合付诸实践的关键,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抗御重大经济风险的制度保障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还有内外部交织的。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防范和化解这些重大经济风险的制度保障。
我们是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旧式分工、商品货币关系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长期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经济矛盾和利益分化。从经济的社会结构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由此形成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分化。从经济的循环运动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资本积累和群众消费的矛盾,由此形成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分化。这些经济矛盾和利益分化,往往具体表现为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失调,等等,它们是阻碍社会再生产顺畅循环的内源性因素,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的主要内部风险。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我们建设的市场经济立基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上述经济矛盾和利益分化不再呈现出不可调和的对抗性关系。但仅仅依靠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无法有效化解这些经济矛盾和利益分化;更好地发挥国家经济治理体系的统筹协调功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作为国家经济治理体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协调各方、弥合分歧、形成合力的领导力量,是化解经济矛盾和利益分化的枢纽,是防范和化解内部经济风险的关键。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只有在对外开放中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但必须看到,美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经济体系,他们依托先进科技、市场垄断、货币金融霸权以及各种超经济控制手段,牢牢占据着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中国要谋求经济发展,必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强大的外部遏制风险,这表现为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国际货币市场的汇率风险,等等。不仅如此,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济的崛起同时意味着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挑战。美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集团必然“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采取各种手段对公有制经济基础进行私有化改造,并进而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中国经济越强大,两种制度、两种道路的竞争就越凸显,我们就越是需要高度警惕“颜色革命”的颠覆性风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发展原则、坚持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保证。要有效防范和化解外源性的遏制风险和颠覆性风险,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史,前30年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后40年我们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和货物出口大国。这些伟大经济成就的取得,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在各类风险挑战中奋斗得来的。没有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没有党在经济建设中强大的统筹、协调和动员能力,我们就不可能积极防范和稳妥化解内外部重大经济风险,就不可能取得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从世界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区性冲突和动荡频发,贫困、能源、生态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体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是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矛盾转化为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新变化的问题。上述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转变的历史关口,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无限风光在险峰,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我们要跨越这个历史关口,完成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国的历史性飞跃,必然面临一系列崭新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经济风险。能否稳妥化解这些经济风险,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实现从大到强的历史性飞跃。
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由于无法化解内外部经济风险,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谋求与世界各国合作互利、共同发展。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稳妥化解各种内外部经济风险,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我们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有机结合为依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工作主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对外开放新支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防范和化解重大经济风险,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来源: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提升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下一篇:推进自我革命 永葆青春活力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