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关键投入要素,金融在产业形成、发展、调整和升级的各个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更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进程中,切实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不断优化资本要素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配置较为关键。对此,需厘清思路、找准问题、精准施策,切实发挥出金融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首要的是厘清工作思路。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推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业持续跟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模式、协调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坚持绿色生态优先、秉承开放共享精神,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技术升级,将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贯穿到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别于原来“大水漫灌”“锦上添花”式的配置方式,坚持以差异化、个性化、集约化方式进行资金配置,提高金融供给的质量、效率和水平,精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找准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关键。目前,仍存在不利于金融精准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些问题。
一是政策引导力度不足,发展机制有待完善。现实地看,现有对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激励政策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难以形成“组合拳”。比如,在培育相关产业进程中,金融业面临风险高、期限长、收益未知等挑战,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是否停止“输血”、退出方式和节奏选择、如何进行损失补偿等实际问题。对于这些,都需要制定包括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风险补偿、信用担保等方面在内的政策组合,进行有效引导和激励。又如,当前的金融服务一般基于综合性和原则性指导,缺乏实施细则、行动指南以及考评机制,政策效果难以量化考核和评估。
二是组织推进尚未形成合力,精准施策的效果难以凸显。在机构组织方面,政府、行业及金融部门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虽形成了共识,但尚未形成基于“价值链条”的组织形式,欠缺“劲往一处使”的组织合力。在市场组织方面,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挥了资金配置的关键作用,但在淘汰落后产能等发面发挥的作用仍不彻底、不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市场组织在质和量的供给上都处于短缺状态。此外,专业机构提供的咨询、审计、评估、考核等服务也较为欠缺。
三是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精准性有待加强。目前,用于资金融通的金融产品具有较为多样的风险性、期限性等特点,可根据政策导向在成本、期限、信用及使用的灵活性、可得性等方面进行微调。但是在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难以依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调整金融产品的相应属性,形成精准的工具体系。在金融服务模式上也尚未匹配好政府和市场同频、同步、同目标的行动模式,相互配合等方面的效应难以形成。
应该看到,增强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准性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落脚点,将有效聚集新兴产业资本、推进科学技术研发投入、引领高端产业创新。但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上述不利于金融精准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提质增速。对此,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方面,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理顺服务机制。对于产能过剩的产业,相关部门需在存量资金方面,制定合理展期、降低利息、风险补偿、限制提前清偿,以及限制增量资金和加快短期流动等政策措施;对于需淘汰的产业,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产业加快自我更新;对于急需技术升级的产业,要精准制定包括定向降准、免税债券、融资担保、融资贴息、风险投资、补偿基金等政策,形成政策工具组合,针对产业发展特点来适度匹配资金的期限、成本、风险。
另一方面,要凝聚各方共识,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地方政府需制定产业政策、完善配套支持体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建立工作流程和协调机制,在政策框架下使资金资源精准流动;加强中央和地方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在产业政策调整、财政奖补激励、风险责任分担等方面形成协调机制,对市场信息、技术信息、资金信息等共享互通;积极培育和引入专业化第三方机构,通过政策引导,加强信息服务、金融科技、信用担保、审计核算等领域相关机构的能力,切实发挥其在信息咨询、风险评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政府及金融机构则依据市场规则使用相应的服务。
此外,还要聚焦产业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应该看到,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实需要,需不断创新,推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风险补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使各类资金活水精准流向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领域和环节。对此,可考虑根据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起步期风险大、资金需求量大、信用保证弱等特点,开发风险投资、风险基金、具有担保属性的债券等金融产品。同时充分利用政府、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形成的专业化服务网络,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引入知识产权抵押、科技资产证券化、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形成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商业大学基地)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下一篇: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合作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