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多措并举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9-11-19 12:44:15 来源: 作者: 点击:1187次 字号:增大 减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决策,体现了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坚定信心和战略定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振兴乡村产业、建设农村人才队伍、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促进城乡融合上下功夫,以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振兴乡村产业。乡村产业的繁荣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繁荣农村经济并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可靠的收入来源和良好的生活保障,也可以壮大集体经济从而为乡村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充分挖掘乡村的多种功能和价值,整合资源要素,聚焦重点产业,强化创新引领,培育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首先,因地制宜,根据乡村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其他比较优势,准确定位乡村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既能利用乡村优势又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其次,围绕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深化改革,盘活乡村各类资产资源,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形成“农业+”多业态的发展态势,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的融合,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人才兴则乡村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其他方面的振兴归根到底都要靠人才这个基石。当前亟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首先,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的活力,把本土人才资源作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重要支撑。通过建设本地的人才孵化基地,挖掘潜在的乡村人才资源,培养和任用本土的优秀人才;其次,要筑巢引凤,通过政策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式,吸引各类人才走进乡村,鼓励支持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同时,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通过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总之,不断汇聚各方面的人才,壮大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使其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农业内生动力。农村土地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资源,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保持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激发农业的内生动力和农民群体合理利用耕地的积极性。“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广大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吃上了长效“定心丸”。另一方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实施“三权分置”的重点是放活经营权,赋予经营权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能。这一政策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更好地维护了农民集体、承包农户和经营主体的权益。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确保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就要不断消除制约城乡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通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市场机制,由农村要素资源向城镇的单向流动转向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使资源要素在更大的时空分布上实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缩小城乡间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老问题,又会面临新挑战。不能急功近利,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问题导向稳步推进,又要杜绝“注重规划、忽视落实”“不因地制宜、盲目一刀切”等形式主义的做法,切实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推动城乡一体化深入发展。

  (作者: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奏响战斗精神的时代乐章

下一篇:把党支部建成新时代坚强战斗堡垒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