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精神为支撑;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有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梁启超言:国有与立,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已,自有其壮阔善美的国魂即民族精神在。自古以来,这种壮阔善美的国魂就有一种雄健的底色。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赞颂中华民族。
回顾历史,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环境并不优越,历朝历代都是强敌环伺,“敌国外患”的隐忧始终存在,再加上不时发生的地震、洪涝、瘟疫、内乱等天灾人祸,民族发展从来不是一片坦途。中国数千年文明,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华夏儿女,为什么能够英姿勃发、屡开新境,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伟大民族精神的持久涵养。这种精神,不只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江大河、广袤粮田,更体现在面对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时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雄健之姿。由于有了这种不怕鬼、不信邪、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雄健的民族精神,中华文明绵延赓续未曾中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大钊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今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雄健的民族精神化为中国人不屈的脊梁和昂扬的斗志。
“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担当。“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中,4万多名医务人员“最美逆行”,已经有超过2000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有的以身殉职,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牢固的生命防线。这群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共产党员,他们报名在前、战斗在前、引领在前,“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让党旗高高飘扬、熠熠生辉。一封又一封写着“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请战书,一幅又一幅逆行而上的感人画面……中国人民身上展现的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生动诠释着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和韧劲。中华文明历千载而不衰,经万世而不息,刀砍不断,火烧不尽,韧性十足。这种蕴含于内的顽强力量、坚韧气质,使我们面对任何磨难,都能够坚而不脆、曲而不折、绵而不断。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到今天,一些人的松懈松劲心态可能显露,疲劳厌战的情绪也可能滋长。虽然距离胜利越来越近,但国际国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稍一懈怠就可能“如挽上滩之舟,停一棹则退千寻”。“气可鼓而不可泄”。越是在这个阶段,越要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越要发扬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品格,“咬定青山不放松”,将战“疫”进行到底,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疫情压不弯中国的脊梁,更阻挡不了中国发展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豪迈指出:“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大力发扬雄健的民族精神,必将极大振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气神,彻底战胜疫情,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周昭成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下一篇:疫情防控为智慧城市建设积累了经验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