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6月16日电(记者王浡)“现在就想让两个儿子早点成家,我也就圆满了。”53岁的荆秀芳话还没说完,就被供货商喊去结算货款。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的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里车来车往,蔬菜商荆秀芳顾不上驻足,推着小推车边走边说。
在西宁市城北区的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荆秀芳站在自家摊位(左)前(6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浡 摄
“我家老大在老家安徽亳州工作,老二在部队当兵,都没娶媳妇呢。我和老公想多攒点钱,留给他俩娶媳妇。”荆秀芳一手翻看账本,一手飞快地按着计算器,“今天生意还可以嘞。”她转身对记者说。
荆秀芳和丈夫来青海近20年。在每天进菜卖菜的忙碌中,两口子带大了两个品学兼优的儿子。从希望儿子快乐成长,到希望儿子考上好大学,再到希望儿子早日成家,荆秀芳在实现一个个梦想时,她发现身边的市场环境也越变越好。
刚来青海,荆秀芳和丈夫在小市场摆地摊。“因为我家蔬菜种类比较多,所以来买菜的人不少。”荆秀芳说,那时候西宁没有大型综合集散市场,大家的生意都在各种小市场里“野蛮生长”,菜霸、路霸也层出不穷,“晚上货车停在市场里,老公在车里睡觉,一觉醒来,发现一两箱货被偷,有时甚至轮胎都没了。”荆秀芳说,大家都盼望市场有个统一的管理机构。
2013年,西宁市保证农副产品市场供应的重点民生工程——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荆秀芳的菜铺也从破破烂烂的老市场搬过来。“这边治安好,卫生干净,管理严格,不担心丢东西了。”荆秀芳说,现在货车来了,晚上不需要专人守在车里,市场里有保安,也有监控,“一件货都丢不了!”荆秀芳说,“我家在集散中心有一个固定摊位,虽不大,但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中心每天有将近3万人次来来往往,人多车多,为管理好市场,我们除了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外,还增加了定期召开的商户座谈会,通过座谈交流让我们的管理更有效。管理好了,进驻中心的商户也越来越多。”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珮说,截至2019年底,集散中心入驻商户3800余户,带动就业近2万人。
在集散中心搞经营已经7年,荆秀芳买了房也买了车,儿子们都长大了。荆秀芳也过起了“悠闲”生活。“早上5点开市时别人就来了,我是6点睡醒了才过来。”荆秀芳说,“我打算慢慢攒钱慢慢干,等实现了最后一个梦想就回老家养老。”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冰冰)
下一篇:大峡谷里的“棒球小妹”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