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
学习和研究党史,是为了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从中感悟到矢志不渝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用历史的智慧来指导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更好地传承和坚持党的初心使命。
学党史,要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在学习和研究党史时必须秉承历史思维,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把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置于百年历史乃至鸦片战争以后180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思考,努力揭示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大历史观,才能真正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只有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才能正确面对国内国际形势,才能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系列问题。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实事求是的思想和方法。历史本身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体现了党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所采取的一以贯之的科学态度,是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具体表现,也为以后处理历史问题提供了一个实事求是的遵循。
学党史,要继承和推进党的初心使命。学习党史,就是学习党植根人民的江山情怀。我们的党是为人民的党、为民族的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取得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威胁就是脱离群众,脱离了群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始终遵循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壮大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历史规律。功成名就时要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执掌政权后要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的需求,改革开放、社会变革要做到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以解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变革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学党史,要不忘来时之路,要尊重历史、学习历史、看清历史,始终以一往如前的态势扬起初心使命的风帆。
学党史,要学习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发扬“无我”情怀。当前,要克服党长期执政,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现象。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的人就觉得现在可以喘口气、歇歇脚、松一松,可以高声说话了;改革开放搞起来,人民群众逐步富起来了,有的人就觉得 “船到码头车到站”,就不思进取,开始混日子、做太平官,为个人打算的多,甚至贪图名利、享受,做事习惯当“传声筒”“中转站”,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时间久了,觉得“天下太平”了,思想松懈了、麻痹大意了,丧失了斗争的警惕性,失落了自我革新、自我发展的动力。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铿锵有力的心声,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来对待荣誉得失。
《旧唐书·魏徵传》记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党史,要在联系思想、联系实际、联系工作上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要在学习伟大情怀上立标杆、做示范;学党史,要在悟思想上下功夫,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党史,要从历史事实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最终在办实事、开新局上有新突破、新作为。(李学富)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做好红色传人,铸牢教育“生命线”
下一篇:让长江流淌着幸福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