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琦)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当9月18日防空警报划破长空,将那个风雨如晦的日子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94年的时光,足以让一代代人远离硝烟,却不会让民族记忆褪色。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当从这段厚重历史中汲取力量,以更昂扬姿态和更务实行动,答好时代赋予的考卷。
历史的回响,总能在新时代找到共鸣。众所周知,“九一八”事变之所以成为永不能忘的国耻日,是因为见证了中华儿女在绝境中“拧成一股绳”的抗争,孕育了“把一切献给党”的忠诚。如今,我们虽告别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从未消失。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硬骨头”、民生领域的“老大难”、国际竞争中的“拦路虎”都在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担当。因此,只有把“九一八”的警示化为行动自觉,永葆“梅之坚、竹之锐、雨之润”的初心使命,将历史的智慧融入干事创业,才能在新的战场上站稳脚跟、赢得主动。
以“寒梅傲霜”的坚守,做初心如磐的“传灯者”。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回望“九一八”后的东北大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酷寒里,杨靖宇率抗联将士食棉絮、饮雪水,在林海雪原中与敌人周旋数月;赵一曼面对酷刑,始终坚贞不屈,用生命践行“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誓言。他们就像寒冬里傲然绽放的“寒梅”,越是艰险越向前,靠的正是对信仰的绝对忠诚、对初心的至死坚守。所以说,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先辈为“精神坐标”,在理论学习中“补钙壮骨”,在基层实践中“淬火成钢”,面对利益诱惑时“稳如泰山”,遭遇挫折困难时“绝不低头”,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初心之旗”在每一个岗位上高高飘扬。
以“破竹之势”的闯劲,做攻坚克难的“突击手”。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铁壁合围”,无数党员干部主动请缨,要么扛枪上战场,在枪林弹雨中撕开敌人防线;要么深入敌后,组织群众挖地道、搞生产,用土办法破解洋难题。现如今,我们面临的战场虽变,但闯劲不能减。面对乡村振兴中的“产业瓶颈”,党员干部要敢闯“新路子”,引进特色技术、搭建电商平台,让“土特产”变成“金名片”;面对城市治理中的“民生痛点”,要敢啃“硬骨头”,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优化公共服务,让烦心事变成舒心事;面对改革发展中的制度壁垒,要敢趟“深水区”,打破思维定势、突破利益藩篱,用闯劲为发展澎湃新动能。
以“春雨润田”的情怀,做服务群众的“勤务员”。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抗战时期,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鱼水相依的深情。干部们帮群众耕地纺线,为百姓挑水修房,用点点滴滴行动暖了群众的心。他们就像“春雨”,无声无息滋润着“百姓心田”,让党群干群关系越走越近。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如此,这就要求我们把群众当作心上人,把服务当作分内事。同时,要多走田间地头,少坐办公室,听听群众的心里话,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要多办民生实事,少搞花架子,解决好“入学难”“看病贵”“就业愁”等问题,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群众心坎上。另一方面,要多当贴心人,用真诚真心对待每一位群众,让为民情怀像春雨一样,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九一八”,中国人民永不忘记。从历史深处汲取力量,向未来征程勇毅进发。总之,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寒梅”的坚守、“竹子”的闯劲、“春雨”的情怀,在各自岗位上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造福人民,就能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李超超)
上一篇:中建二局装饰公司北京分公司以多元廉洁教育筑牢发展根基
下一篇:中建二局装饰公司北京分公司:守好“新”关口 筑牢廉政防线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