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中国科协积极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企业创新插上腾飞之翼

发布日期:2017-04-24 18:26:56 来源: 作者: 点击:581次 字号:增大 减小
  

   全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总结交流会4月13日在浙江宁波举行。在交流会的会场旁边,有一个展厅,陈列着呆萌可爱的机器人、“小身板大容量”的电子芯片等众多高新技术产品,走在展厅里,仿佛置身于科技的海洋。这些产品都是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实施以来各地企业的最新科技成果。

  助力,顾名思义,就是帮助企业完成科技创新。那么,究竟怎么帮,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让创新如虎添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对此开展了调研采访。

  筑巢引凤 引进智慧

  创新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才,人才的多寡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科协通过多种模式开展“引智”工作,吸引海内外科技人才为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没有院士工作站,就没有伏尔肯的今天,更没有伏尔肯的明天。”谈到院士工作站对企业的帮助,宁波伏尔肯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邬国平感慨地说。伏尔肯公司是一家生产陶瓷密封材料的高新技术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核电和航空航天领域。公司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设计及理论专家王玉明院士工作站的大力支持。

  “我国在核能和航空航天领域的主机零件和元器件大多依赖进口,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突破。”王玉明说,“伏尔肯公司在核电和航空航天工业密封元器件的生产方面实现了多项创新,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应当大力帮助与支持”。

  在院士工作站的帮助下,伏尔肯公司研制出的飞机陶瓷刹车技术获得了2016年国家发明二等奖。邬国平说:“在院士工作站成立之前,我们只能看到眼前,有了院士工作站,我们站得高了,开始从科技创新的大格局上看问题了。”

  如果说,院士工作站提供的是“在线服务”,为企业答疑解惑,那么学会服务站更多是在提供“上门服务”,主动发力,助推企业科技创新。

  2016年初,经浙江省科协立项,浙江省药学会联合省中医药学会等10家省级学会,在磐安建立浙江省药学会磐安服务站。成立以来,服务站在磐安建立了“浙术1号”白术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创建了4个中药材科普示范基地。去年5月份,由学会牵线引进、浙江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的年产12亿袋中药配方颗粒剂生产线项目在磐安开工,填补了浙江省中药配方颗粒剂生产企业的空白。

  中国科协还放眼世界,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和研究机构为我所用。

  2015年5月份,中国科协(深圳)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深圳揭牌,该平台以国际协同创新智库的身份对接海外机构,以战略合作的模式与美国EBO科技投资公司等合作组建了海外业务执行团队,并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等合作,储备海外项目回国落地的合作对象。离岸基地尤其重视平台级项目的引进工作,其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比尔·罗斯科领衔的金融科技团队已经在罗湖区落地并获得区政府先期资助2000万元。

  宁波市科协主席陈文辉对全国和地方科协的“引智”工作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科协就像接线板,接着国内外专家这个‘电源’,为有科技需求的企业‘供电’。”

  构建平台 融合智慧

  现代社会的科技创新很难由某个科研机构或某家企业单打独斗完成,往往需要熔铸百家,让各方面的智慧实现融合,产生1+1>2的效果。近年来,科协不懈探索和努力,逐渐摸索出一套项目联合攻关的先进模式,即企业提出需求,联合或委托专家、学会、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展技术难题攻关。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想要联合攻关,沟通各方的桥梁至关重要。宁波科技大市场就是这样一座桥梁。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林宏权告诉记者:“科技大市场有点像淘宝,是一个交易平台,只不过这里的‘商品’是各种最新的科技成果。科技大市场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帮助在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企业联系相关领域专家或科研机构,并撮合促成双方合作。为此还特意举行了‘难题竞标’,把企业的需求摆在台面上,让科研机构或个人‘投标’解决。如果科研机构有了一项新的科研成果,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拍卖’。”

  此外,科技大市场还别出心裁,建立了一支“专家型技术经纪人”队伍,这些经纪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的需求作出详细诊断,有针对性地联系相关专家或科研机构帮助解决。“企业有需求,就像一个人生了病。只有通过诊断找出病根,才能药到病除。”林宏权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科研机构往往也会发现一些新问题,促使他们进一步研究,提高了科研水平。这样,企业和科研机构就实现了双赢。

  企业和科研单位一对一合作往往效果有限,双方各自“抱团”,建立学会企业协同创新联盟,可以发挥集体智慧,扩大战果。在联盟中,创新链对接产业链,学会群对接企业群,既打破了单一学会的学科局限性,又可以更好地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问题,促进学科间融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用。

 

  山东济南市科协依托济南纺织工程学会等单位及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成立了齐鲁纺织服装科技协同创新联盟。联盟选择微信作为沟通工具,组建了齐鲁纺织服装科技创新联盟微信群,按照产业分工,建立6个联盟微信群,邀请省内外企业家和专家加入,目前群会员达800人左右,已为企业解决难题100多项。

  培育人才 提升智慧

  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仅仅依靠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为企业实行科技“输血”是远远不够的,从长远来看,必须要大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科技“造血”能力,通过企业来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企业要“造血”,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科技人才队伍。

  科协各学会依托自身会员专家和单位专业优势,根据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或政府部门的委托,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和接受优秀技术人员学习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

  河南焦作风神轮胎公司就尝到了人才联合培养的甜头。去年,清华大学教授庄茁等专家由中国力学学会推荐,为该公司举办了讲习班,培训工程师200多人次,之后又培训骨干工程师2人。这些工程师经过培训之后,在日常生产中就可以自行解决大部分技术难题,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活力。

  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创新人才,在基层,在农村,农林产业同样需要技术创新,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同样需要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告诉记者,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农村基层存在大量亟待突破的技术难题,他们非常渴望相关专家予以解决。但由于高层专家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多,很难在基层长时间驻留。

  为解决基层缺专家、农民缺指导的问题,中国林学会宁波服务站利用学会专家资源,积极培养当地林业乡土专家,培养365天坚守岗位的“科技二传手”,使本地农民不出乡镇就能解决各种技术难题。

  奉化市锦屏山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监事长林海波就是这样一位“乡土专家”。他积极开展桃新品种引种试验,首创桃营养杯育苗技术,经常被附近的乡亲请去做讲师。目前,全市已有13位农民被评为“乡土专家”,他们扎根基层,全年在岗,为农民送去技术,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

  “只有为企业和地方培育自己的科技人才,才能把‘飞鸽牌’专家变成‘永久牌’专家。”陈幸良说。

  据悉,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自2014年10月份实施以来,截至2016年12月底,参与助力工程的全国学会超过90家,参与专家超过1万人次。解决企业技术需求3053个,获得企业投入资金103.2亿元,帮助专家在企业转化的科技成果1837个,交流培训企业人才34665人次,落地项目2289个。

  引智、融智、提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正在为企业创新插上腾飞之翼。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佘惠敏 张振宇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王义桅:“一带一路”倡议开创“新型全球化”

下一篇:彰显多样语文 展示中华文化 联合国中文日精彩纷呈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