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 劳动,既是中华民族久经风霜而始终年轻的根本秘诀,也是中华民族屹立千年而依然进取无穷的深层动力。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 回望我们国家走过的历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无论多么大的辉煌,背后都是劳动者的艰辛付出。正是在筚路蓝缕、胼手胝足与挥汗如雨的劳作中,我们托起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愿景,同样需要艰苦奋斗、不懈努力。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高度重视劳动者权益和民生保障,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已经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以党的关怀为根本政治动力,以健全法治为重要制度保障,我国广大劳动者斗志昂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正焕发出全新面貌,展现出磅礴力量。
一、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万类霜天竞自由”,而人为万物之灵长,既非天命注定,亦非纯属偶然,正是劳动推动了“人猿相揖别”那惊心动魄的历史一跃。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既是观念,也是行动;既是精神,也是实践;既是人的特质,也是人的品质。只有人类才能进行自觉的劳动,动物只不过是本能的活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在构想未来理想社会建立时,马克思提出三个重要条件: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消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消失;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在原始狩猎社会,人类只能茹毛饮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农业耕作社会,人们秋收冬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随着进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类从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状态中逐渐解放出来,重复性劳动比例下降,创造性劳动比例上升,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条件不断出现,生产生活资料不断丰富,劳动不仅仅是人的谋生手段,更逐渐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丰富了人类智慧,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手段,也通过劳动关系不断调整着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文明。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农业革命增强了人类生存能力,使人类从采食捕猎走向栽种畜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工业革命拓展了人类体力,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而信息革命则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劳动推动人类文明快速发展。
劳动创造价值。“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劳动创造史。劳动是个体与民族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衣食住行、物质用度,均系劳动所出;劳动是人类智慧增益的最重要条件,分工协作、生产交换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进而塑造社会机制与文化观念;劳动是充实人类社会的最广泛内容,语言因之而丰富,艺术因之而产生,伦理因之而规范,科技因之而创发。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二、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依靠
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劳动既是中华民族久经风霜而始终年轻的根本秘诀,也是中华民族屹立千年而依然进取无穷的深层动力。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实现中国梦,关键靠劳动。经过近代以来特别是我们党诞生以来中国人民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光明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进道路并不平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广大劳动群众指明了光明的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为广大劳动群众赋予了光荣的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为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宝贵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时代,广大劳动群众一定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
亿万劳动群众是主体力量。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根本上要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重视发挥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国是工农联盟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可靠的力量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力量不断增强,素质全面提高,结构更加优化,面貌焕然一新,先进性不断增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一定要以国家主人翁姿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富强、将个人事业的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伟业结合在一起,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作出新的贡献。
三、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保障劳动者权利
回望我们国家走过的历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无论取得多么大的辉煌成就,背后都是劳动者的艰辛付出。正是在筚路蓝缕、胼手胝足与挥汗如雨的劳作中,我们托起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愿景,同样需要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用劳动和实干筑牢我们的梦想大厦。
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和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民主权利。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进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广泛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更加有效地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甘当人民群众小学生,把蕴藏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中的无穷创造活力激发出来,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各项事业上来。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根本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面对面、心贴心,抓住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问题,关注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努力让劳动者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展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成长成才空间,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当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一些企业和职工遇到种种困难。越是这样,越要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作用,越要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和职业发展,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实好。一方面,要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及时正确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更好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把工作重心放在广大职工群众身上,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坚决履行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职工群众通过正常途径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劳动群众心坎上,不断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求是》 作者:支振锋
(责任编辑:阳光)
下一篇:浦银安盛吴勇荣获英华奖“五年期权益类投资最佳基金经理”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