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家长或者女教师绝不会是男孩“成长女性化”的关键因素。面对男孩“女性化”这一家长关心的问题,不能错误地为男孩的性格特点贴上“女性化”标签,应指导家庭在孩子的性别意识的培养和性别认同上开展教育。
近日,一篇关于“‘男孩成长女性化’教育偏差”的调查报告被广为关注。报告认为,由于孩子多被女性家长带大、学校教师几乎都是“娘子军”……在基础教育中,部分男孩展现出内向、柔弱、胆怯等性格特点,甚至出现男生过早被边缘化的现象。
这篇调查报告引起许多网友的共鸣。在笔者看来,这种判断既不科学,也对这些孩子不公平。而且,其对“女性化”的定义不准确不客观有偏见,同时夸大了这种性格特点的普遍性。对于极少部分确实“成长女性化”的男孩,其问题也不在于“被女性家长带大”“教师‘娘子军’”,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区别性不够。
目前,有不少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女性化”的定义简单粗暴,导致基本认知出现了问题。从人性角度和人的差异性来说,男性与女性都可能具备多种性格特点,内向、柔弱、胆怯不是女孩的专利,外向、刚毅、胆大也不是男孩的标签。从古到今,无论男孩女孩,各种性格特点都在一种性别中有普遍性的体现。甚至在一个人的身上,在不同的环境、心境条件下,都可能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性格绝不是划分“男性化”或者“女性化”的标准,而只是某一个体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性格特征。
因此,所谓的男孩女性化,如果放在个体上,自然有重视的理由。但如果以错误的定义来认知,同时放大到具备某种性格的男孩身上,毫无疑问是一个伪命题。从我们身边的情况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性格特点,但并不会因此而感觉到这个孩子“女性化”。如果要以性格特点来划分“男性化”“女性化”,那么恰恰更多的女孩体现出了“男性化”的特点。如果因此将这些女孩视为“成长男性化”,显然是荒诞的。纵然有的孩子由于身处环境特殊,行为范本多为女性,其外在表现有些“娘”,但这不是认定“女性化”的主要标准。
“男性”与“女性”,或者说男孩是否“女性化”的关键,是在于性别意识和性别认同。这一点的发展有着复杂的因素,但主要来源于孩子成长过程中与同性和异性相处的心理变化。如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做好言传身教,孩子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认同就会得到正确发展。孩子在校园与同学的社会交往中、在社会与其他人的交往中,都能强化其性别意识和性别认同。
无论是女性家长还是女老师,都可能是孩子喜欢模仿和崇拜的对象,根本不必担心孩子因此而“女性化”。把孩子多由女性家长带大、学校教师几乎都是“娘子军”视为主导孩子性别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女性一直是孩子成长中接触最多的长辈性别,也是影响最大的性别。学校老师的“娘子军”现象,可能对学生性别发展有影响,但必须样本达到足够大时才可能有所体现,在性别发展的影响上几乎可忽略不计。更关键的是,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区别性是否把男孩当男孩养。
在现实中,可以发现有的家长经常把男孩当女孩打扮,让男孩模仿女孩的行为,甚至把这些“教育成果”发到网上;有的家长给男孩涂脂抹粉,为男孩买女性化玩具……这些都可能对男孩的性别发展造成困惑。同时,对于男孩一些偏女性化的言行,家长不应用语言去强化他对这种言行的记忆,而应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转移。在意识到孩子的性别认知存在偏差时,绝不能用“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说”的方式强化记忆,而应用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女性教育出了伟大的男人。这说明,女家长或者女教师绝不会是男孩“成长女性化”的关键因素。面对男孩“女性化”这一问题,不能错误地为男孩的性格特点贴上“女性化”标签,应指导家庭在孩子性别意识的培养和性别认同上开展教育。至于整体而论,学校增加男教师比例是应有之举,但男孩“女性化”罪不在女教师过多,也不在女性家长“带得多”,而在于家庭教育是否遵循了男孩性别发展规律。
(作者廖德凯,系媒体评论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廖德凯
(责任编辑:阳光)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