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柳森:用什么“对抗”人工智能

发布日期:2017-06-12 19:07:47 来源: 作者: 点击:1446次 字号:增大 减小
  

   原标题:用什么“对抗”人工智能攻城掠寨

  当柯洁与AlphaGo的对弈比分最终定格在0:3,当某“高考机器人”在数学考试中以9分47秒拿下134分的好成绩,舆论再也难以淡定了。

  人们在意的显然不是简单的输赢,而是关心:一个新的时代是否就此开启?人工智能还将在哪些领域“超越人类”?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继续“攻城掠寨”,人之为人的优势还有哪些?人工智能将给未来的教育、未来的人类精神生成,带来哪些影响?

  为此,《解放周一》请来三位“答题者”。他们分别从哲学学者、大数据科学家、艺术创作人士的立场出发,亮出各自观点。

  如何进行个性化打造,

  会成为程序化时代一个稀缺品

  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这几年新搞出来的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不是以往专家系统那样的东西,而是大数据、深度学习这样的东西。通过大量数据采集,对未来行为进行预测,是它们工作的一个基本要点。我个人认为,这些东西有一定的好处和用处,但不应该对它们有过高的估计。

  休谟早就指出,未来总是藏着很多偶然性,并不一定会发生和既有经验同样或类似的事情。而以使用大数据进行炒股为例,假设所有的股票玩家都用大数据去炒股,这件事本身会对既有的股票市场构成干扰,并进而使得他们的预测难以准确。假设每个玩家都能看透其他所有人的牌,这件事本身又是一个新变量,会导致新的偶然性的产生。除非这项新的偶然性,被一个算法更强大的机器反思到、捕捉到。

  再说了,即便存在这样一台了解每一台炒股机器背后的运作机制和数据的“超级机器”,一旦这个东西被客体化为一种新机器,就一定会有人掌握它、应用它。当互相博弈下,新的、更深层次的偶然性不断产生,这些偶然性到最后就会消除不了。所以,妄图通过大数据技术,来消灭我们在预测未来过程中所必然遇到的偶然性因素,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观点。

  说说我理想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它应该能够像人一样进行有效的感知、推理、行动,而且它的智能应当是全面的。所以,它绝不是像AlphaGo那样只会下棋,而是应该像《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一样,啥事都能干。我个人对大数据技术持批评态度,认为它会增大贫富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也并不是那么智能,但对大白那样的智能机器人还是支持的。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深化,像大白这样的家用人工智能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也更多地能使普罗大众受益。

  人工智能会不会是人类打开的又一个“潘多拉魔盒”?

  我认为,目前已经能够看到的是,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可能使中等规模或者不那么厉害的工作岗位被大批取代。好的地方是,这会使得人们有更多时间从事更想做的、自由的工作。不好的地方是,人工智能有可能将人类现有知识固化。而这种固化,会导致一些不合理因素以源代码的方式被肯定并固化下来。

  又如,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人类中还有很多人没有享受到数据生活。如果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数据生活之外,大数据怎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况?如果在一个社会中,永远是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不断增大其通过信息优势掠夺财富的能力,或者,大数据经济只能抓住某些能够上网、勤于上网的人群的行为特征,那么,被程序放大的某些群体的某部分行为经验,只会误导使用者,使其无法对整个多元化社会形成完整认知。

  还有一点也可以肯定,假设未来的中国社会像今天的日本社会那样,公共空间中密集存在着大量像自动售货机那样的事物,就很有可能使我们整个民族的思维被程序化,对我们人类现有的整个语言结构、思维结构都产生影响。这确实能在某些方面提高效率,但它产生的负效果是,很可能使诗性思维或者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思维,在这种社会模式中变得边缘化。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样井井有条的生活,是不是足够有趣,是否能引起美学上的快感,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种程序化的思维方式波及教育领域,是我个人比较担心的,因为它对个性教育不利。比如,当大家都选择适龄的学习软件来帮助孩子学习,类似分为0-3岁、4-6岁这种,个体之间、家庭之间在教育上的个性化差异何在?如何进行个性化打造,会成为程序化时代一个很稀缺的东西。因为机器只会把任何东西类型化,不类型化,它无法处理。到那时,很多人会觉得这样一个被机器统治的社会,总有哪里不对劲。

  对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而言,机械化程序能比较整齐地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整体素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处。但在那样的社会中,我今天就稍微科幻小说一下——

  在大多数支付水平有限的家庭,孩子接受的就是学校所发的标准化学习软件提供的教育。而比较有钱的家庭,就会选择到校外,把真正有学养的私人家庭教师请回家。这就会导致不同阶层受到不一样的教育,进而导致他们在原始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上存在根本差异。这种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现象是需要引起足够警惕的。

  上周恰逢高考。听说AlphaGo的火,甚至都影响到了一些高中毕业生的专业志向。于是便有人问我,这样的时代热点趋势,会不会影响到我对自己孩子的培养理念?坦白来说,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我觉得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有泡沫的。既然这个泡沫很可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为何要把小孩更长时段的生命成长和泡沫联系在一起呢?所以,我还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主要还是观察和发掘孩子自己的兴趣。只要是孩子自己乐意的事,干好了就行。

  人工智能的所有算法都是人发明的,

  培养人的创造力和直觉才更重要

  陈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AlphaGo在媒体超级发达的今天曝光率超高。但其实,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只是非专业人士不清楚这个领域的长期发展罢了——

  像AlphaGo用到的深度学习所起源于的人工神经网络,已经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

  早在1997年,IBM的超级国际象棋电脑“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冠军,轰动一时;

  十几年前,我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使用的智能算法,目前仍被应用于数据分析的不同领域,只是现在的算法准确度更高、计算速度更快;

  这几年发展迅速的“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效果很好,IBM的Watson已经可以辅助医生做诊断。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国内外几乎所有科技企业都在这个领域加大投入,人工智能技术将不断进步,新应用也将不断涌现。特别是谷歌通过AlphaGo,在软硬件关键技术的创新上打破了既有的发展瓶颈。相信这个领域将在最近几年迎来飞速发展。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如果人工智能渗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未来会变得怎样?

  我想,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是工业4.0背景下的多任务机器臂代替生产线工人,还是人工智能程序应用代替最基本的逻辑性、规则性工作,已经能满足现在大多数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的需要。

  以建筑业为例。假设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建筑业又通过人工智能提高了日常设计工作的出图效率,那么其对一般设计师的需求会降低。

  推而广之,几乎所有行业,随着合适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加入,在一些工作被自动化、智能化之后,从事大量重复简单的人工工作的,都有被替代的可能。

  但是,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学习,都基于大规模计算。它们在理性的规则处理和逻辑推理上强于人类,比如下棋、打牌、打游戏、做数据分析;但在除此以外的其他领域,特别是在那些不仅需要计算,还需要感性和直觉的地方,比如情感理解、发明创造、交互、创意等,目前人工智能的表现还完全不能和人相提并论。

  那么,20年后,人的优势在哪里?现在还很难说。至少,目前的人工智能还没有感情,没有创新力和想象力,没有全新模式下的自我适应力。20年后会不会出现感性机器人?谁也不知道。但那已经不是“人工”智能,而是真的智能了。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的是,人是算不过机器的。所以,培养小孩、教育学生,都不能仅靠填鸭式的背公式、背单词。人工智能的所有算法也都是人发明的,培养人的创造力和直觉才更重要。

  按照摩尔定律,如果全球范围延续如今这般的大规模研发投入,人工智能将会飞速发展。于是,在我们这代人看得到的时候,能做的应该都会有人去做;技术瓶颈出现时,停滞就会发生。而随着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物质成本就会降低,人们会越来越关注健康,追求生命的延长,所以,我看好医疗方面的发展。

  医疗健康方面的创新应用,拼钱可能会是最初的市场状态。毕竟人们一开始对它的需求将远大于供给。但如果这些创新是普惠于全人类的,同时存在规模效应下的成本不断下降,这个市场也会慢慢按市场的发展规律发展。即使是专利,也会有保护期过期的时候。

  所有创新品在最初的撇脂高价阶段,都不是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正如现在一些药企的逐利行为也只能受到道德层面上的谴责。至于像印度政府那样以法律形式支持医药研发上的“盗版”,让老百姓买得起抗癌药,是非常少见的做法。

  机器学习的本质在于“训练”。以医疗领域为例,机器学习只能从事辅助医生读片、测序数据分析等可以训练的工作,却做不了研究、做实验这些创造性工作。且目前的机器学习无法解释“黑箱”的问题,还有抗干扰样本上的困难,算法中的关键特征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因而在关键领域,人工智能仅能以提高决策效率为目的,辅助人的决策。

  此外,机器学习在很难量化的领域,应用难度也很大。自然语言的人工智能更是研究难点。比如在文本创作领域,IBM的机器人能被训练学习写诗,但它写出的诗在很多情况下只有意、没有境,因为“境”是很难量化的,也需要情感的投入。“天凉好个秋”,机器学习会判断出这句话所承载的情绪是正面的,而这,显然与其实质上的意境截然相反了。

  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一个趋势。但要想全面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人工智能渗入人类生活,

  艺术创作大概会是最后的堡垒

  张静(戏曲编剧、上海戏剧学院教师)

  我们的祖先曾将围棋视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非胜负之争。围棋的本质也非一子之争,而是境界之别。以棋会人、识人、见人、成人,棋是工具,重点仍在人,是帮助人成为更好的人。

  所以,柯洁会哭,而AlphaGo不会。在我看来,这就是人与机器之间最珍贵的区别。AlphaGo会在一夜之间学习海量棋谱。而柯洁在一夜之间的成长,同样是人类可贵的学习能力。

  从技术层面讲,AlphaGo确实是赢了,但从人的角度看,柯洁并没有输。即便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我仍然认为,荣誉感、责任感、牺牲精神,同情心、是非心、对真善美和自由平等的追求,这些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德,才是人之为人的优势。

  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人工智能对教育而言,意味着怎样的挑战?

  其实,从互联网诞生开始,有了搜索引擎,就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挑战。知识获取途径的垄断,已经被技术打破。

  我时常告诉学生,在今天,你们只要有心,可以在互联网上听哈佛牛津、北大复旦的公开课。这意味着,在知识获得上,你们和顶级名校生是平等的。所以,科技的发展会打破因垄断而产生的领地保护,老师“授业解惑”的功能也会被人工智能大大削弱。毕竟,我是不可能和储存大量信息的机器相比的,也比不过世界顶尖学者的学识水平。

  那么,如此一来,我还可以教什么?我想,可能就是想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在海量信息包围之中,不失去独立自由之思想。此外,当“言传”可以被多种媒体技术替代,那么“身教”便成为教师的重要责任。教师需要由知识的传授,回到对人的精神的培育。这也是教育最初的本意。

  有一种观点认为,未来将是一个“创感时代”,创造力、感受力将作为人独一无二存在的软性实力。我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意的,这应该是人类发展的正向。我甚至觉得,当人工智能真的渗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创作大概会是最后的堡垒。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艺术和科技不同,本质上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你无法量化评判是原始壁画好,还是当代涂鸦棒,唐诗也不会因为现代诗歌的出现而减色。人工智能在智能上的飞速发展,也许会创造出属于人工智能自己的艺术,但那并不会影响人类艺术的发展,只会使它更丰富。艺术的本质是人的情感的表达、记录与沟通。只要人类仍保有情感,人类的艺术便不会消失。母亲饱含温情的浅吟低唱,便可能是孩子最深刻的音乐,那也是艺术。

  有人说人工智能也可以写诗,但那只是技术层面。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真,而非技术。人工智能进入艺术领域,可能会使产业化的文化艺术变得更为标准化。大数据可以制造大热IP,但艺术的本性,永远是不断地破坏标准。何况,一个少年看见一片落叶的忧郁,也同样可以成就不朽的作品。所以,当人工智能可以写诗时,就会只剩下真诗人了。艺术是非功利、非竞争的。没有竞争,何来取代。

  “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帮人类达到永生,那人类一定也可以同时走向灭亡,跑火星上也没用。”这是我看了一篇关于永生技术的文章时的有感而发。虽然我知道“机器末世教”太荒谬,但当时内心确实是充满忧虑。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所有伦理、社会规范、文明法则,甚至自然规律,都是建立在有“死亡”的前提下。永生固然是美好的,但随之而来的巨大问题与代价,可能是我们还未认真讨论的。

  在财富、权力、资源存在巨大不平等的今天,死亡是唯一“公平”的事,也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我不敢想象,如果有钱、有权,便可永生;我不敢想象,违反自然、取消公平,会否产生剧烈的冲突,甚至战争。如果我们不克服人性中原始的无节制的欲望和贪婪,过分发展的科技会不会带来灾难,是需要审慎的。因此,当我写下那句话时,实际上是对人性的贪婪、自利、傲慢,感到忧虑和恐惧,因为这些力量足以把我们带回蛮荒。

  人工智能本身是中性的,它也许就像“火”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如果能够很好地认识与利用,人类社会也许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如果只是抱着好奇、鲁莽的态度,就会有“玩火”之危。

  无论如何,是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如果有一天它造成了危害,说到底还是人类自己在毁灭自己。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记者 柳森

分享到: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找准党校智库 建设的着力点

下一篇:设置女性车厢彰显人文关怀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