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高考——赢不了所有,也输不掉一生!

发布日期:2017-06-27 13:54:49 来源: 作者: 点击:674次 字号:增大 减小
  

    今天,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出来了,小五想想当年等成绩的时候也是紧张地睡不着觉。分数已出,尘埃落定。小五要和高考后的同学们说,你们刚刚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管考试成绩如何你们都很棒!现在的你们要放松心态,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让小五带大家聊聊高考,了解一下最新动态!

    先来看看部分省市高考分数线:


    小五提醒各位,填报高考志愿,这些事需要注意

    1、考生应认清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规划,了解目标院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学科实力、培养目标、学习课程和就业方向等情况,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选报,不要一味追寻所谓的热门专业。

    2、填报专业志愿时要拉开一定的梯度,不要全报热门专业,可参考“热一下”、“稳一下”、“保一下”的原则。具体可参考相关学校往年在各省各专业录取的最低分和平均分。

    3、最好填报服从专业调剂,避免出现因专业录满而出现不得不作退档处理的遗憾。

    4、避开体检情况所限的专业。

    落榜生也有辉煌人生

    在现在多元化的社会,高考早就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代就有很多考试落榜后又成为佼佼者的例子。古代科举考试中所产生的状元现在已经鲜为人知,但是落榜生里却有不少人举世闻名。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落榜生当属唐代诗人张继。他仅仅因一首落榜诗而名声大振。相传,张继落榜后,想着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心情非常苦闷,便前往苏州散心。诗人投宿在寒山寺旁的客船里。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的夜色,心境亦如那晚风一般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不但让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还使后人知道了有位怀才不遇的大诗人张继。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同样难逃落榜厄运。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成绩名列前茅。后来考举人、进士时他却屡试不中。但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潦倒终生,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读诗书,常常深入民间采集素材,写出了鸿篇巨制《聊斋志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便是蒲松龄的座右铭。吴敬梓也是落榜生。他因落榜而怀疑科举制度,最终不再去参加科举考试,而是花了近20年的时间创作出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也曾3次落榜。李时珍14岁中了秀才,之后的9年中,他3次考举人都没能考上。于是,他立志弃官从医,一生潜心钻研医药。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并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历经27年的辛劳研究,终于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此书至今流传海内外,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古代有名的落榜生,远远不止这些。再比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风流才子唐寅,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和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等等都是落榜生。

    在封建闭塞的古代,落榜生也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身处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一次落榜又算得了什么呢?

    高考的现实意义,要辩证看待

    读书考学,对于大多数中国百姓来说,自古就是鲤鱼跃龙门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关键一役。高考,之所以历年来备受关注,每年让亿千家庭备受煎熬,其根本原因仍然在于此。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已有40年,古语云“四十而不惑”,小五认为现在我们聊聊高考很具有现实意义。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参加过高考的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2.8%的受访者认为高考对自己的人生轨迹影响大,52.3%的受访者认为高考的意义是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对于高考失利,42.3%的受访者表示“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能过早下结论”。

    不可否认,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守护社会公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许多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地区、城乡等内部不平衡,高考某种程度上更是弥合差距的有效途径。经济欠发达、偏远农村地区的家庭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去为孩子开拓其他上升途径,考大学依然是其门槛最低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天的社会流动渠道日益多元,人们选择也是多种多样,再教育、创业、出国等等途径,都为人们提供了多样上升通道。世界早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生活已经变得千姿百态,通往罗马的路已经不再局限于那几条,高考就是一场选拔考试而已,得之泰然,失之淡然。

    所以面对高考的现实意义,小五认为要辩证看待。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争论,始终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探索一路前行。高考是提升自身的一种途径,这毋庸置疑。但对于个人来说,拿到了大学的敲门砖并不意味着得到了一切,大学只有短短四年,毕业后仍然面临选择。是考研深造?还是走向社会?摆脱了“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是否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努力才是进步最好的方式,付出和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相信小五,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坎,以后的人生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高考——赢不了所有,也输不掉一生!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北京晚报,中国网,中国经济网)

来源:求是网  作者:五当山

分享到: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纪念抗战爆发8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在北京宛平城启动

下一篇:“光盘行动”四年调查:剩菜剩饭仍难免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