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罗宗毅:加强党性锻炼 增强党性修养

发布日期:2017-06-27 19:13:13 来源: 作者: 点击:872次 字号:增大 减小
  

   加强党性修养,对于每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必须终身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也是事关加强我们党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要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从认识方面来说,一个重要前提在于要搞清楚什么是党性,为什么要加强党性锻炼和如何进行党性锻炼。

  为政与为人:要高度重视党性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选人用人时强调,“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徳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德者,本也。”品徳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石,是个人魅力和软实力之所在。品德更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为政之魂。对共产党人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强党性修养,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党性这一概念。

  党性是一个政治范畴,具有唯一性。党性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属性。这种政治属性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组织中,也体现在党组织的每个细胞中,不仅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每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上。党性包含信念、宗旨、作风、纪律等多方面的内容,即我们讲的政治定力、宗旨意识、担当精神、精神境界等。

  党性是一个相对范畴,具有层次性。共产党作为群体,既有普通党员,又有党员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中既有高级干部,又有基层干部。党员所处的岗位、职业不同,其党性修养的目标、要求和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党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时代性。党性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总是同该时期党的路线、任务相关联,而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路线和基本任务,因此,党性要求应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党性是一个实践范畴,具有实践性。党性修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落实在行动上,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把它化作现实的、具体的言论和行动。

  至善与善治:增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

  古人讲“内圣外王”,通过自身的修炼,达到品德完美的境界,成为圣人,就是至善。只有品格完善的圣人才能治理国家,达到“善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中,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领导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和领导能力,要求领导干部本着“止于至善”的要求来完善自己,这是达到“善治”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忠诚、干净、担当这三个方面。

  严以修身,坚定信念,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忠诚是为政之魂。对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对党忠诚,要忠诚党的宗旨、忠诚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对党忠诚,还要忠诚党的组织,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

  严以律己,遵守规矩,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为政清廉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党纪国法的执行力、为官用权的约束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更应严格自律、廉洁从政。想当官就不要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但是现实工作中却有一些人经不住诱惑,看到别人发财就心理不平衡,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结果走上了腐化堕落的歧途。干净做人,需要强化法纪观念,时刻在心中亮起一盏红绿灯,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对“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人能交什么人不能交”等问题,时刻保持清醒认识,从“舌尖”到“车轮”、从“手头”到“脚下”,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

 

  严以用权,按规矩办事,做敢于担当的表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应当说,我们的干部大多数是有责任担当的,但也确实有不少人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随着正风肃纪力度的加大,一些干部感到束缚多了、管理严了、追责紧了、干事风险大了,因而产生了为官不为、不敢担当的思想。尽管原因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与党性不纯、境界不高有一定关系。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只有出于公心,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看待得失,才能真正做到敢于担当。

  正心与躬行:增强党性修养重在实践 

  党性修养贵在知行合一,要求领导干部把党性原则、规范运用到自己的言行中去,并以这些准则作为镜子,经常对照、检查、修改以至摒弃自己思想中一切与此不一致的东西,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为此,领导干部要处理好四对关系:知与行、说与做、大与小、公与私。

  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坚持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干部践行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知”的过程,要着重从改造世界观入手,加强理论武装、提高道德修养,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是“行”的过程,要着力把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扎扎实实地付诸实践,把党性的具体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化为自觉奉行的行为习惯。增强党性修养,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坚持知行统一。

  正确处理说与做的关系,做到言行一致。长期以来,党性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之所以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与“做”的分离。《墨子·公孟》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意思是:为政者,必须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能否说到做到,是检验领导干部在党性锻炼问题上是否动真格的试金石。

  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坚持从点滴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天下事必作于细。领导干部对党性的践行必须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由小到大,由易到难,把党性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增强自觉践行的能力。

 

  正确处理好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做到表里如一。陶行知先生说:“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和国家之本,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是妨害公德的人。”事实也表明,许多干部的堕落沉沦就是从私德缺失开始的。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既要守公德,也要严私德,成为一个台上台下、8小时工作内外、有无组织监督时都一样的人。

  自省与自知:加强党性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与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相类似,共产党人的党性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因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增强党性修养:

  一是从读书学习中提高自己。通过读书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真正弄懂认清“心中为何”与“行动如何”的问题,进而以理论上清醒达到政治上坚定,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二是在社会实践中改造自己。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自觉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抵制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用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克服个人主义思想,党性修养就会得到锻炼提高。

  三是在党内生活中锻炼自己。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诚心接受党组织的关心、帮助和监督,在党内开展正确的思想斗争,勇于解剖自己,真诚地进行自我批评,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更好地认识和纠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增强党性修养。

 

  提高党性修养,不仅要有正确的途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自比、自省、自慎、自律等。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反躬自省,正确认识自己,并改造自己,依靠自省达到自知,进而达到自觉与自律。可以说,党性分析也是一种自省的方法,它是共产党人依据党性原则、党章和党员标准,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进行的检讨和清理,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来源:《党建》 作者:罗宗毅

分享到: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新华社评论员:以协同发力突破改革深水区

下一篇:黄宪起:为党校事业新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