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全球治理中G20的战略使命与中国角色担当

发布日期:2017-07-06 18:31:21 来源: 作者: 点击:632次 字号:增大 减小
  

   编者按:7月7—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将在德国汉堡举行,峰会主题为“塑造联动世界”。在今天的复杂国际局势和全球治理需求下,应当如何认识G20机制的重要性,该机制面临哪些挑战与不足?未来发展中,G20机制应如何提升担当能力,中国在其中该如何定位并发挥更大作用?本版特组织两篇智库研究报告,对此进行分析研判。

 

  二十国集团(G20)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平等对话、沟通协调的重要平台。随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和社会性议题加入,G20已经不仅是经济事务协调的平台,更呈现出全球综合性治理平台的特征。2016年G20杭州峰会可被视为G20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转折点,G20实现了两大转型: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侧重短期政策向短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即将举行的G20汉堡峰会将围绕确保经济稳定性、改善可持续性、负责任地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由此可见,G20汉堡峰会将延续杭州峰会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发展使命和战略要求,必将在全球治理和构建公平国际秩序中担当结构性改革先行者和全球经济秩序稳定者的角色。

  G20:担当全球治理责任和构建公平国际秩序的重要平台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时,G20临危受命,从财长会议升格为领导人峰会,逐渐形成了全球治理的重要机制,在维持全球金融、经济稳定,促进世界主要经济体互利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责任与公平的议题一直都在G20的讨论范围之内。特别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中国提出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推动国际秩序朝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使各国人民更加公平地享受全球经济增长的成果。

  G20已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经济体,其成员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只要这些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稳定增长,世界经济就不会出现重大危机;只要这些主要经济体加强合作,全球合作就能顺利推进。G20在应对危机中的抢眼表现不仅强化了G20的重要地位,更凸显了G20在积极谋求从危机处理向中长期治理转变,从短期政策向长期机制转变,从政策调整向结构性改革转变等一系列重大全球责任。同时,G20的议题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把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贫困等社会性问题都纳入其中。G20已不仅是全球经济治理平台,更是全球综合性事务治理平台、国际公平秩序构建平台。

  G20的外部挑战与内在困境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峻,全球治理体系距离公平、合理、高效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G20在全球治理中仍面临着诸多外部挑战和内在困境。

  ——外部挑战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挑战G20全球治理的威信。由于刺激性政策作用衰退,结构性改革的效应短期无法显现,再加上英国脱欧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欧洲难民危机等地缘政治冲突等,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着巨大挑战。G20全球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如果这一基本目标无法实现,会对G20多年来建立的全球信任产生冲击。

  逆全球化思潮挑战G20全球治理理念。国际上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割断了多年来形成的全球利益网,有些国家将后退到孤立状态,这与G20所倡导的国家间的合作与联动背道而驰。

  结构性改革的艰难复杂挑战G20全球治理的意志。全球经济陷入低速增长的泥潭,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如供需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要素结构等诸多方面结构不匹配,单方面的政策刺激只能暂时缓和结构性矛盾,但无法消除矛盾。这将会困扰全球经济发展,考验G20全球治理的意志。

  大范围的领导人更迭挑战G20全球治理的行动。参加第一届G20华盛顿峰会的领导人如今在位者已为数不多,而多个G20成员国的领导人又面临新一轮选举,新一代领导人面临的问题不同、需求各异,势必影响G20合作机制的政治基础和合作意愿,也会影响G20全球治理行动的时间表、稳定性和持续性。

  ——内部困境

  行动上的弱约束降低G20机制的效率。G20各成员在行动落实上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降低了G20机制的运行效率。

  权力上的不平衡破坏G20的凝聚力。美欧等发达国家一直在G20中居于主导地位,它们既要联合新兴发展中国家力量来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又担心发展中国家力量强大会威胁到自身国际地位及话语权。权力上的不平衡导致利益分配不均衡,可能影响G20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议题上的不合理削弱G20的核心治理能力。G20议题不断扩大,然而,G20目前还不具备全球治理的足够实力,其责任承担和能力不相匹配,过快过多地涉足其他领域反而会分散G20在经济金融方面的核心治理能力。

 

  经验上的不充分考验G20的适应力。作为年轻的国际组织,G20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更好地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如何妥善处理好内部矛盾和外部利益的关系等都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充满不确定性,考验着G20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预判和应变能力。

  多措并举,提升G20在全球治理中的担当能力

  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2016年,G20杭州峰会形成了结构性改革共识,制定了结构性改革路线图,确定了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鼓励创新、改善营商环境等9大优先领域以及48条指导原则。应切实落实杭州行动计划,深入开展G20联合创新和全面创新,把改革议程纳入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下,使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相统一,供给侧与需求侧相统一,促进不同国家和不同领域政策的协调。

  坚持未雨绸缪,增强全球风险防范意识。G20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从事后治理转向事前监测,如充分发挥T20(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作用,对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实时监控,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携手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严格遵守环境约定和标准;加强对政治风险的监控,面向全球开展风险预警。

  坚持恪尽职守,强化承担全球治理责任的主动性。G20应增强全球治理责任的主动性,确保各项共识和协议转化为实际行动。可在G20内部形成约束机制,对不遵守约定的国家实施经济方面的制裁约束;制定明确的职责,把各国履约情况纳入国际信用评级体系;还可实施激励机制提高各国履约的积极性。此外,要协调好G20同其他全球治理机制的关系,提升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经济政治地位,提高其承担全球治理责任的主动性。

  坚持深谋远虑,协调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G20应扮演引领性角色,围绕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制定相应议题并达成共识,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供有效的对话平台,建立起引领型的全球伙伴关系。G20要着眼于自身主要任务和目标,建立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计划和实施步骤,要广泛动员国际力量,为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政治意愿、发展融资、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支持。

 

  坚持豁达包容,促进国家间合作关系协调平衡。G20应扮演包容者角色,既包括各国相互间制度和政策的包容,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环境,又包括经济上的包容,强化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在推动G20成为全球重要治理平台中的中国角色与担当

  在G20框架下,中国正从积极的参与者角色向积极的协调者和引导者角色转变,努力推进全球治理机制变革,推动构建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向世界传递“中国理念”“中国智慧”。

  做全球治理机制改革的创新者。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方加强规划和战略对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加强亚信、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相互协调。努力推动国内的结构性改革,对“先改什么,后改什么”作出结构性安排,保证改革平稳推进,通过试验和创新使国内的体制机制与国际规则接轨,从合法参与到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建设,为完善国际治理体系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

  做全球公平秩序构建的支持者。中国坚定支持和推动公平国际秩序的构建,在理论上,中国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判断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都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推动国际秩序变革奠定了学理基础;在实践上,中国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政策工具组合的改变,以制度创新者和规范供给者的角色推动全球治理,为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提升持续呼吁。

  做全球治理体系的包容者。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包容性发展应对经济全球化困境。中国重点推进全球治理结构和全球金融结构改革,致力于建立一个广泛参与、更加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体系。中国坚持推进区域开放和多边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方面,加快自贸区建设,使国内体制能更加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另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帮助不发达国家推进改革,使其更多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红利。

  做全球发展程度不同国家的联动者。中国要做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纽带,通过国际性会议呼吁发达国家加强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促成不同国家间的合作;积极推进全球治理改革,加强各国经济政策协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各国经济的互联互通;通过举办各种投洽会、博览会等为各国企业搭建广泛的合作平台;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营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不断开拓全球经济合作的新空间。

 

 

  (作者:黄茂兴 叶琪,单位: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本文系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16JZD028]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茂兴 叶琪

分享到: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京版“带薪创业”新政出炉

下一篇:中德携手构筑全球治理责任共同体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