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项全球性的行动倡议,旨在消除贫困,保护地球,确保所有人享有和平与繁荣。2015年9月,《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联合国大会上由成员国正式通过。该议程包含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子目标和232项具体指标,涵盖了有关发展的几乎所有方面。
《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下称《2030年议程》)将指导未来十几年的全球发展重点:我们不仅要努力消除极端贫困,还要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要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
中国致力于创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社会
在最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把解决国内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他的报告指出,不平衡发展和不充分发展已成为人们过上更美好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显示中国已经把注意力转向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拓展发展的深度上来,以创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社会。这个重点工作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概念,即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实践表明,中国已把国家发展规划与联合国《2030年议程》紧密结合起来。“十三五”规划第53章明确提出,中国将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此,外交部发布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国务院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以及《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年8月份中国发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进展报告》显示,自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效以来,中国在短短两年内已取得长足进展。
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担当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在推动国际发展和全球治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实表明,中国不仅在国内推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不断扩大的南南合作中,中国已经为支持全球减贫、应对气候变化、改善教育和健康作出很大贡献。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实现合作与经验共享,特别是在减贫、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增长等领域。“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一个具有区域内特征且覆盖广泛的创新发展框架,它可以在地区和国家两个层面作为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加速器,成为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补充。中国还呼吁建立开放型经济和多边全球经济治理架构,在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卫生、维和、全球经济治理、能源安全以及重塑多边机制等方面积极工作,中国政府对社会和环境问题的重视,显示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不单纯依靠经济驱动,而是更加侧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共同繁荣。联合国已做好准备,支持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30年议程》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未来联合国驻华机构在中国的工作重点
首先是继续打好减贫和精准扶贫攻坚战。毫无疑问,几十年来中国在摆脱贫困方面取得了非凡的进步。然而,和许多国家一样,在中国仍然有很多人面临发展不平衡问题。完成全面脱贫的最后一公里路程将是中国的优先工作。这不仅要求确保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而且要防止返贫。
再者,要在中国实现包容性增长,必须确保经济增长不仅让高收入人群受益,而且能确保低收入人群也受益。从历史上看,所有经济体的转型都涉及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转移。然而,自动化可能使依靠劳动密集型经济创造就业的机会变得更加困难。
技术变革,特别是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能够为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服务的升级提供诸多选择,比如即将出现的无人驾驶汽车,餐馆和商店越来越多地通过触摸屏进行点菜下单,而由于在线购物的发展,零售中心正渐渐消失。这一系列变革的后果之一就是很多人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为了帮助这部分人群,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贫困不仅仅反映在收入水平上,而要以多维度的视角改善贫困人口的卫生、受教育机会、家庭生活状况。
综上所述,我想就中国如何帮助落后群体和实现《2030年议程》提出三个主要建议。
第一,加强地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对于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践行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新发展理念至关重要。这可以确保最后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大多数位于地理条件恶劣的偏远地区,真正融入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进程,并获得重要的政府服务,如基础设施、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
第二,加强社会保障制度,防止返贫。如今在中国和在许多国家一样,一场重大疾病可以让一个家庭深陷贫困。作为高收入国家,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金、工伤保险等都是中国政府的重要议题。
第三,持续跟踪落实进展,这对于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有利于确保资源集中利用在需求最大的领域。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使数亿人口摆脱贫困,为全球扶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国的影响力也正超越地域边界,正在塑造地区和全球格局。这对中国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其发展方式不仅要对本国人民负责,还要对世界有所贡献。我们希望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全球负责任的行为者,并愿与中国政府紧密合作来实现这一愿景。
(作者系联合国驻华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罗世礼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中国科技出版物数量首次超过美国
下一篇:国家防总部署应急防范工作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