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如今又写入了宪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从“天下大同”理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中国对和谐世界和美好生活的自觉建构,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命运的深度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一种前瞻性规划。在全球化时代,探析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生成图式,可为携手共建全球治理新秩序提供必要的思想支撑。
“天下”在“共存”意义上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在“共荣”意义上是发展而非凝固的,在“共赢”意义上是包容而非排他的
“天下”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知识体认和意义表达,是表征地理空间、文化心理、秩序理念的有机体。
“天下”首先作为一个地理词汇,是指天空下的一切存在物。它作为先哲对客观世界的感性体验和直观想象,既指“天圆地方”的空间场域,又将“天圆地方”作为天下秩序的基本框架,即“天人一体”的空间秩序。因为有“人”的参与而贯通“域”中“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形成涵盖自然界与人化自然在内的所有“世界”。“人居其一焉”,是因为赋予天地以人的意志和情感,并通过“天人感应”来建构生活世界的意义合法性。由此引申来的“中国”概念,同样兼具地理意义和文化意义,即通过对“中原之国”的形象感知,以“中道”思维建构起“大一统”的邦国秩序。与“中国”概念一样,“天下”在“共存”意义上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在“共荣”意义上是发展而非凝固的,在“共赢”意义上是包容而非排他的。它作为人与万物共在的场域,既是与四方合一的物理空间,也是人文与地理相交汇的意义空间。
“天下”具有本体意义的统领性,构成“天人一体”的价值基础。古人以天道作为人道的法则,“天下”因此具有本体意义的价值统领性。“天人一体”既是“以人观天”与“以天观人”的双向认知,又是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双向建构。“观乎天文”的“自然主义”最终落实到“观乎人文”的“人本主义”之上。“天下”因此而意指居于天地场域间的“所有人”,是“家”与“国”一体意义上的“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在血缘纽带基础上的“亲亲”组织,是血缘性的自组织秩序。“国”是基于“家”的血缘关系延展和扩充后形成的泛家族组织,是宗法性的群体性秩序。家族是按照血缘和宗法原则组织起来的基本单元,国家是家族的扩展和聚合,而“天下”是经由“家”——“国”的无限扩充而构成的共同体,是由“天道”所灌注的“文化和制度的世界”。正是基于“天下”的意义支撑,形成“家国同构”的秩序理念和“修齐治平”的建构理路。
“天下”基于地理空间与文化心理的有机性而具有秩序统一性。“天下”具有终极关怀和最高目的的意义统一性。《易经》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观乎天文”在于“观乎人文”,止于“以化成天下”。“天下”是秩序的总依据,作为世界的制度结构就具有了相应的合法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多维度对象化关系的社会存在物。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敞显和确证其本质力量,也只有在地理空间与文化心理的有机性上来建构天下秩序的统一性。基于这一逻辑的“天下观”,在国家关系上体现为“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在社会关系上体现为“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在人际关系上体现为“仁心和善”的道德观。“天下”由此作为对世界的知识体认和意义表达,在本体上形成一个“天人一体”的秩序理念,旨在建构以“意义”统领“秩序”的人类社会有机体。
“天下大同”理想,秉持“和而不同,允执厥中”的中道思维,彰显“以和为贵,有容乃大”的共存格局,追求“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共赢理念
人之为人,成于“能群”,基于“秩序”,在于“意义”。先哲荀子在《荀子·利论》中阐释了道德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起源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不必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长,是礼之所起也。”跳出“争则乱,乱则穷”的利益冲突和秩序怪圈,就不得不回到人的现实性上,在利益诉求与秩序保障之间建构起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一是效法天地“能量变换”规律,提出“恒产恒心论”的物质文明观。人生而有欲,是社会再生产的原动力,是共建共享社会财富的直接目的。孟子的“恒产恒心论”,实现饱食暖衣,就是解决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所奋斗的往往与其利益诉求有关,利益纷争往往源自“寡”与“不均”。在“天然的共同体”中,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足而无法提供充裕的物质财富。社会财富的“寡”与“不均”,往往激起历史的沉渣和蒙昧,进而导向“虚幻的共同体”。经历了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普遍的交换关系激活和保存了生产力,促进物质文明繁荣发展。在“天然的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质性跃升中,人们逐步掌握了支配“物”的权力,进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是效法天地“自然运行”规律,提出“规矩方圆论”的社会秩序观。规矩乃方圆之至也,是建构良序社会的准绳。《孟子·离娄上》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社会法则是天道法则的延伸,“规矩方圆”可以看作是对“天圆地方”之“天下”空间结构的效法。以仁政之道治理国家,就是践行规矩方圆之道,就是推行德法并用之道。“德法之治”作为“修齐治平”的支撑结构和实现方式,依然是现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民族国家需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世界各国需要共同维护共存、共荣、共赢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三是效法天地“平衡运行”规律,提出“中道和谐论”的共赢发展观。中道和谐思维体现了博大的天下情怀,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礼记·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是对天地“平衡运行”规律的方法论遵循。“天下大同”理想,秉持“和而不同,允执厥中”的中道思维,彰显“以和为贵,有容乃大”的共存格局,追求“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共赢理念。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善于恪守秩序来彰显意义。中国率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反对“弱肉强食”和“丛林法则”,反对“穷兵黩武”和“强权独霸”,坚持“中道和谐论”的共赢发展观,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探索人类共存发展之道、和平共赢之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呵护人类“共存”的地球家园,树立世界“共荣”的发展理念,建立全球“共赢”的合作机制
“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休戚与共”,呵护人类“共存”的地球家园。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旨意是“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存”的物理家园。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呵护人类“共存”的地球家园。时代越发展,越是要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无论是从传统走向现代中的“古今中西”问题,还是影响世界繁荣稳定的“东西南北”问题,其核心都是如何发展的问题。一是如何在有节制“物质变换”的同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共建共享“美丽地球”。二是如何在各自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整体的可持续性,共建共享繁荣稳定。为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需要坚持“休戚与共”,一起呵护人类“共存”的地球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和衷共济”,树立世界“共荣”的发展理念。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即“天人合一,允执厥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坚持“和衷共济”,克服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实现同样的愿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才会好。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为中国谋,也是为世界谋、为天下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和体现人类发展的价值共识,有助于超越“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思维,以新理念实现世界共荣发展。中国不仅在发展理念上积极倡议,而且通过“一带一路”等具体行动来践行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同舟共济”,建立全球“共赢”的合作机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坚持“同舟共济”,通过协商对话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新型合作关系,建立全球“共赢”的合作机制。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就是推动建设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全球机制”,旨在解决全球问题,增进人类共同利益。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诸如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贸区、博鳌亚洲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南南合作等,就是为双边多边合作发挥“黏合剂”作用,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打造“共赢”发展的“双引擎”。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特质与实践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刘占虎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奏响中乌友好合作的“春天之歌”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