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2月14日电(记者孟含琪)进入农历十冬腊月,天寒地冻的中国东北农村正式进入半年闲时节。然而今年,东北农民却不再“猫冬”,呈现一片农闲时节不闲农的场景。
2015中国松原查干湖第十四届冰雪渔猎文化节吸引了10余家知名电商公司加入。在查干湖电商物流中心,上百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包装、填单、装运、统计,其中不少员工操着一口当地口音。
孙春贵是查干湖附近农民。今年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进驻查干湖后,他通过招聘成了一名物流工作人员。“每天装货、卸货,不得闲。”
过去,冬季“半年闲”曾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如今,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东到西,吉林省已初步形成“农闲经济”的发展格局。寒冬腊月,各地农民忙得热火朝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位于吉林省中部的蛟河市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中国黑木耳之乡”。在黄松甸镇,95%的农户都在种植木耳。近年来,不少农民利用淘宝、阿里巴巴等平台做起“网上生意”,春节期间都不休息,忙着给全国客户寄送年货。
“网上每天都有100多份订单,一年下来收入有10多万。”农民张国宏说,“我打算进一步加工木耳,包装成高档产品扩大知名度。”
近年来,中国东北地区致力于改变过去“一粮独大”的单一结构,向农林渔牧全面发展转型,支持扩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特别是在农闲时节,绿色大棚种植等热度不减。
在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东村种田农业园,有一片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高光效蔬菜大棚,里面的蔬菜绿油油。如今,农业园已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村里人把自家土地承包给农业园,再来给园区打工,一人赚两份钱。
在辽宁省调兵山市晓南镇,有100多户农民专营反季蔬菜。今年,农民将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十多种反季蔬菜推向市场,颇受欢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星光村农民刘含花靠育蒜苗起家。这个冬天,她创办了星光农业科技园、星光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可容纳千人的大众创业基地,集绿色食品交易、电商、智能冷链仓储、跨境贸易于一体,带领老乡共同致富。
除了填满腰包,农民们还不忘“武装大脑”。今年冬天,吉林省农业系统在农村开展系列科技培训活动,现场为农民解答植保、农机、土肥等问题,还针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规划进行解答,不少农民对未来“干啥最赚钱”“如何能挣钱”有了新想法。
“过去一‘猫冬’,我们就在家看电视、打麻将,现在我正在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还能出去参观,比从前充实多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东光镇太平村村民王胜说。
(责任编辑:岳园)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