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平县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为契机,以“党建+精准扶贫”模式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聚焦“关键点”,建立帮扶队伍。该县采取“大单位包大村、小单位包小村、党政干部包弱村、政法干部包乱村、经济干部包穷村、技术干部包产业村”的结对帮扶方式,组织85个单位、150名干部,成立50个驻村工作组,对83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户与干部联系双向全覆盖。驻村工作组组长担任帮扶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协助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党组织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发放一张连心卡、制定一个帮扶计划、搞好一次政策宣传、搭建一个信息平台、组织一次技能培训、每月一次调研走访、引进一个致富项目、建立一个帮扶台账。截止目前,驻村工作组已推进帮扶项目216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361件,一大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聚焦“活力点”,推动党建创新。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有效突破口,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推进党建工作不断创新。按照15%的比例倒排后进支部,落实“五位一体”帮扶机制,明确一名县处级领导、一个县直部门、一名“第一书记”、一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一名大学生村官对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进行帮扶,5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现高标准转化。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创新“十法十例”典型经验,涉及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兴办生态项目等十个方面,全县已基本消灭集体经济“空白村”。
聚焦“落脚点”,实现统筹发展。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做好“三个结合”。将基层党建与推动科学发展相结合,组织开展对标赶超、党员劳动竞赛、岗位奉献等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将基层党建与服务民生相结合。充分利用党建工作的一切有效资源,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去年,全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亿元,建设帮扶项目3219个,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基层党建与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广泛开展民情大走访”、“入户拉家常”活动,访贫问苦、排查隐患、化解矛盾,构筑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滦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互助以党建促脱贫
下一篇:传承航天精神 点燃青春梦想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