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戴天方:荣获中华技能大奖的“大国工匠”

发布日期:2016-12-28 15:21:31 来源: 作者: 点击:1749次 字号:增大 减小
  

 (本网讯 航天科工三院239厂常璇)戴天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二三九厂高级技师,机械加工部数控三组组长,院级专家,行业特级技师,集团公司首席技师,曾赴德国吉森大学学习航天产品精密制造技术。曾获“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航天技术能手”、集团公司“十大技能高手”、“航天基金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多个奖项。以戴天方为核心组建的“戴天方工作室”被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成为“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他所在的班组被国防邮电工会和航天科工集团联合命名为“戴天方班组”,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

“戴氏绝活”力揽国家奖项

戴天方成为最早接触数控机床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仅仅4年时间,他就通过自学练就了异形薄壁加工、非圆截面舱体加工的绝活,被同事们称作“戴一刀”。他长年钻研航天装备舱体的精密加工,这个领域里重量控制和精度控制是最核心的两项难题,早年不少型号都在这两个问题上吃过亏。产品油箱舱进入研制阶段,重量超标和壁厚超差的问题再次摆在了型号队伍面前,一时陷入僵局。新的加工方案逐渐趋于成熟利用“轻量化加工”和“精密加工”,给产品瘦身减重的同时,提高单体精度,戴天方在这两方面均堪称独树一帜,他提出的“镗铣结合”减重法能够将近百公斤舱段的重量精度控制在0.1kg以内。大规模的“镗铣结合”减重法开始在车间蔓延推广。成果也很快显现出来,产品的最低重量记录一次次的被刷新,产品壁厚精度也从最初的按毫米级控制飞跃性的发展到按微米级控制。从研制到小规模批产,再到大规模装备部队,路越走越顺。

凭借“轻量化加工”和“精密加工”这两把利刃,戴天方同志多年来先后攻克了30余个型号、数十种舱体的加工难题,在产品油箱研制过程中,戴天方将轻量化与精密制造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完成多个瓶颈问题的攻关任务,该油箱的制造技术荣获2014年度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某国家重点工程大型薄壁内承载舱体攻关的关键时期,戴天方两个月不眠不休连破十余项技术难题,为我国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该产品的加工也在相关领域开国内先河。

“八字真言”打造“钢铁之躯”

戴天方主攻航天装备舱体加工,如果说舱体是躯壳,那么戴天方就是打造这幅“钢铁之躯”的“大国工匠”由他总结出来的装夹找正要“同心均力、四平八稳”的“八字真言”,更是能够实现数米长舱体的微米级加工,也逐渐成为操作者们倒背如流的口头禅。

戴天方善于钻研数控设备深层次的加工能力,在国防某重点产品关键舱体研制加工,创新运用多基准有序位移、机械零点和工件坐标参数,通过精准的计算,形成闭合数据链,成功解决了在行程只有四米的设备上,加工出六米多的复合角曲面舱体,加工精度为工件全长两侧母线与理论值相差在0.15mm之内,舱体各截面轮廓度误差小于理论值0.1mm之内,开创了加工大型高精度工件的先河

在加工某新研制的重点产品油箱铸造模具时,戴天方运用五坐标铣头不定角度曲面外形轮廓铣削成形,尽可能减少装夹次数,并设计新型工装,用两面装夹来保证左右芯盒的一致性,10天完成了11个月的工作量,而且使得油箱总体合格率从16%提升至86%,给企业创造了千万元级的经济效益。攻破技术难题,突破创新瓶颈戴天方类似的攻坚事例不胜枚举。从手动操作到全自动化生产,从较为简单的三轴联动、四轴联动到现在的可加工复杂曲面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26年间,戴天方在完成自身成长蜕变的同时,也见证了我国航天数控设备的升级换代。

传帮带”让1个成为N个

丰富的加工经验、领先的创新理念以及对机械行业矢志不渝的热爱,使得戴天方成为航天铣加工领域当之无愧的技能大师,近年来通过设计工装、改进刀具、改进加工方法已累计节约成本千万元,同时他还对青年技能人才培养高度重视,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已培养多名数控加工技师,多人在市级及集团级数控竞赛中获奖,真正实现让1个成为N个。

从2004年成为班组长至今,戴天方一直把教授徒弟,培养年轻技工作为重要的传承使命。2008年1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戴天方的名字命名了其所在的239厂机械加工部数控三组。几年来,这个班组走出了五位班组长,数位高级技师,近10位获得市级以上数控比赛优秀成绩的选手。2014年,以戴天方班组为核心组建的戴天方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成为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在戴天方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戴天方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完成工艺优化87项,完成年度策划目标的108.7%,更多的技能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这个团队烘托下正在迅速成长。

 

今年是戴天方与机床打交道的第26个年头,他经手的金属件已过万件,亲历了我们国家近年武器装备的研制、定型、批产的循环。“每逢阅兵,看到自己参与的作品经过天安门广场,我就觉得值了!”戴天方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易苏辉)

上一篇:“双料王”炼成记——记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冠军肖滨滨

下一篇:我亲历的航天往事 铭记1971届“新工连”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