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航天科工三院239厂李春燕)早上7点半从北京登机,几经周折,于当天下午3点到达新疆和田。对于航天科工三院239厂产业发展部的杨磊而言,这是一次跨越了5000公里的特殊“旅程”。
“这是我们自主研制的产品第一次中标700多万元的大单,产品第一次进入新疆市场开展售后服务。”产业发展部部长曹子龙用两个“第一次”形容这次出行。
到底是一段什么样的“旅程”,让他发出如此感慨?
初来乍到“有惊无险”
说起他们这次去新疆,真的应了那句话:万事开头难。因为人员刚到目的地就遇到了大难题。
“在北京的时候,我们都是用10吨级叉车来装卸移动安检站的,可是,到了那边才知道,全和田地区就没有超过5吨的叉车。”项目负责人杨磊说。面对这四个“庞然大物”,他们也有些无奈。
但很快大家就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吊车来卸车。但是吊车卸车有个问题:由于安检工作站较重,吊起来后,容易造成工作站上半部分外观变形。
后来,工程师李子楠提出,用铁梁支撑一下。问题又来了,没有合适长度的铁梁,他们只能赶紧找地方焊接铁梁。
本来1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工作,结果用了6个小时。“卸完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杨磊说,新疆和北京有2个小时的时差,他们“收工”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此时他们还集体饿着肚子。
而看似差别不大的时差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麻烦,“晚上想睡的时候天还没黑,早上想起的时候天还黑着,直到回北京两天后,还是觉得跟睡眠不足一样。”杨磊打趣道。
不畏危险忙“售后”
移动安检工作站运达后,接下来的工作是对用户进行培训。第二天上午工作人员先是对设备进行调试,确认运输中是否有损坏的情况,接着下午便开始对设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讲解。
据曹子龙回忆,杨磊和李子楠两个人连着三天给三个单位培训,有时一次培训就有50多人。
本来培训工作不是什么体力活,没想到又遇到了难题。
“最让我们头痛的是语言不通的问题。”杨磊说,这里97%的人都是少数民族,会讲普通话的人少之又少,他们每讲一句话都需要翻译。
就连最简单的数字表达,沟通起来都很困难,比如他们要买十瓶水,手指比划个“十”不行,最后两只手的十根手指伸出来,对方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在和田,安置安检工作站的地方通常都有特警荷枪实弹站岗和巡逻,气氛比较紧张。
但是,工作人员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他们一心想的是怎么能让使用者更便捷快速地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如果有问题要怎么处理……
据了解,这些移动安检工作站是为和田地区“量身定做”的,为了防风沙,239厂研发人员特意将工作站外门改为卷帘门,密封度好,节省地方的同时,还减轻了将近半吨的重量。
最近,第十三届新疆和田玉石文化节要开幕了,而杨磊和李子楠又要再次“出征”和田,为当地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大型活动提供保障服务。
(责任编辑:易苏辉)
下一篇:飞航职工欢欢喜喜闹元宵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