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湖北神农架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11项、湖北首项世界自然遗产,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殊荣的地区。
2013年12月,神农架林区就正式启动了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工作。鲜为人知的是,这不到三年的申遗过程背后,却有着长达十几年的辛勤探索,有一条独特的“绿色之路”。
守住绿色生态底线
20世纪60年代,神农架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木材供应基地,伐木经济热火朝天,生态环境却遭到巨大破坏。80年代初,甚至有外国媒体预言:过不了多久,神农架就会从地球上消失。90年代,神农架开始坚定推行自然生态保护,开启了神农架“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自我救赎之路。
“神奇神秘神农架,有山有水有文化。神农架不仅是湖北省的‘掌上明珠’,也是镶嵌在地球上的一块绿翡翠。”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周森锋说起这片土地满脸骄傲。为了保护好这片珍贵的生态绿洲,神农架于21世纪初划定开发红线,全面停止天然林砍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林区开展“绿满荆楚”神农架行动,实行封山育林、生态修复造林、村庄和道路绿化等措施,引导农民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告别“一木独大”后,神农架又形成了“矿电独大”的产业格局。2012年起,林区决定不再审批水电和矿产开发项目,有序实施减量管理。神农架水利电力局总工程师张永强介绍:“目前已经关闭了6座小水电,未来5年,还要再关闭30座小水电。”神农架告别机械轰鸣,终归宁静。
实施这一系列措施后,林区森林年净增长量29万立方米,覆盖率超过90%,整整提高了20个百分点。神农架大九湖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文华介绍,经过几年努力,大九湖的生态环境恢复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呈现出了“鱼跃鸟翔”“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景象。
守护家园原始生态美
神农架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是头等大事。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地形复杂的地区,却创造了连续30多年无一起重大火灾的奇迹。正如当地管理人员所说,细节决定成败。
从2000年开始,神农架就与周边县市区签订《森林防火联防协议》。当地政府每年召开高规格森林防火动员大会,与全区护林防火单位签订防火责任状。林区还把对孩子们的防火教育落到实处,森林防火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使孩子们明白保护森林资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份份消防材料送到千家万户,一辆辆防火宣传车四处穿梭,一群群护林员日夜坚守,共同筑起了最坚固的防火墙。
申遗专家组组长谢宗强说,神农架的生物多样性弥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整个林区的动植物种类到底有多少?为了摸清家底,神农架利用5年时间展开调查,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份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并宣布在调查结果基础上建设中国自然保护区首个资源数字化平台。
神农架制定“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实施“大科研、大品牌”创建行动计划。保护区重新整合资源,组建国家公园管理处,实行集飞机、哨所、探头、人员巡护为一体的四维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了监测无盲区。林区还建成国家级金丝猴研究基地、湿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成立学术委员会,与美国、韩国等开展交流与合作,为有效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辟了新路径。
守望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就是财富。绿色神农架带动了绿色旅游经济,也成就了世界自然遗产的金字招牌。春赏杜鹃夏避暑,秋赏红叶冬滑雪。如今的神农架已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神农架林区区长李发平表示,我们始终坚持“生态先行,绿色发展”,让更多人了解神农架、爱上神农架。
发展生态旅游被定位为当地主导产业。以湖北省打造“鄂西生态旅游圈”为契机,神农架提出“一切围绕旅游,打造花园城镇、美丽乡村”,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这片绿色天堂。过去,交通不便一直是阻碍神农架发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神农架机场通航,彻底打破了单一交通格局,大大便利了旅游与经济发展。为拓展多元化旅游市场,神农架推进旅游季节平衡。每到天寒地冻时,来自全国各地赏雪、滑雪的游客络绎不绝,使冬眠中的“华中屋脊”热闹非凡。
有了绿水青山,也就有了金山银山。通过引导老百姓开设农家乐、扶持发展绿色产业,农产品成了旅游商品,当年的砍树人变成了如今的护林人。去年当地年游客接待量就达到80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由2011年的不足10亿元增加到了31.5亿元。
“大家从保护生态中得到了好处,也更加坚定了保护生态的信念。我们将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严格管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把神农架保护好。”李发平说。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河北支持事业单位人才离岗创业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