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昆明挖掘城市文化品质 提升文化软实力

发布日期:2016-07-19 18:42:19 来源: 作者: 点击:716次 字号:增大 减小
  

  背景

  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及城市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昆明市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着力,不断挖掘城市文化品质,推进城市文化发展繁荣。

   话题

   昆明将把自身打造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努力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此,昆明将如何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更出彩

   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基本因素。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涵养城市文明,促进公民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2012年以来,昆明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这一新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和供给模式,对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文艺骨干培训、农家书屋维护管理使用、组织文艺演出活动等具体服务项目进行整合打包,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投入资金、统一目标考核,实现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管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极大提升了全市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效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标准化、均等化、特色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目前,昆明市共建有文体活动广场30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982个,全民健身路径1140条。以“我们的节日、百姓的舞台”为活动宗旨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春城文化节”,去年就开展了各类群众活动13514场,吸引了525万余人次参与。但业内人士表示,现有文化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群众活动的需求仍是昆明公共文化发展的短板。同时,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等文化建设问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有待提高。

   昆明市文广体局局长戴彬介绍:“昆明市将构建涵盖文化、广播电视和体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让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更出彩、更出色。”

   面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板,昆明市将大力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服务网络设施建设。推进昆明市文化馆、昆明市图书馆、昆明市聂耳大剧院、昆明市体育中心、昆明市足球基地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使昆明市标志性中心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尽快成型;加快县级“五馆”建设实施力度,提高文化站室标准,大力加强乡镇街、村(社区)两级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继续推进“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实施全民阅读推广工程、农村和城市广场社区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着力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工程:整合主城区(含呈贡区)现有群众体育设施,统一规划、整合设计,让主城区群众出门步行15分钟以内,就可以找到满足日常体育健身需要的体育设施。

   文化遗产保护

   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内涵

   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75项,各级各类博物馆119个。“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共投入经费1.12亿元,实施了石龙坝水电站、曹溪寺等140余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程;推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和西南联大旧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重大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完成了昆明市博物馆二期工程、昆明碑林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了“昆明飞虎队”纪念馆、朱德旧居纪念馆、云南陆军讲武堂“中国远征军主题展览”等国有博物馆的项目建设工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初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积极开展活态传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等。目前,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项目已达468项,代表性传承人299人;建成省级传统文化保护区3个,市级传统文化保护区、文化之乡32个,建成展示馆、传习馆16个。

   但是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不少历史建筑逐渐隐匿甚至消失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人文意识和文化视野有待增强、文化地标缺乏、非遗保护如何创新发展贴近生活等,是昆明市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必须正视的问题。

   “要让昆明美起来,展现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要突出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维系历史文脉,丰富文化内涵。”戴彬介绍,昆明将打造以滇缅抗战和飞虎队等为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类,以云南陆军讲武堂和西南联大等为代表的重要历史机构类,以郑和、聂耳等为代表的文化名人类,以圆通寺、西山宗教建筑群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类,以翠湖、大观楼等为代表的文化景观类,以官渡古镇、呈贡三台山等为代表的城市历史风貌类等六大类历史文化品牌。昆明还将打造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律,重点打造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民族工艺、地方戏剧等非遗文化品牌,推出一批以地方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为题材的演艺精品。

   据悉,目前,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已交由昆明统一规划管理,“一二一”西南联大旧址环境提升修复、龙泉古镇开发重建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建筑都在加快推进修缮提升工作。

   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由办到管的职能转变

   改革创新是推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昆明市整合社会资源,由“政府提供、百姓接受”的传统“办文化”模式向“百姓需求、政府满足”的“管文化”模式转变,打造了“春城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品牌。2015年春城文化节“昆广网络”杯广场舞大赛,采取政府主办、企业出资、公司执行三方合作的方式进行,就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有益尝试。

   从2015年起,昆明引入专业赛事公司,对“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活动进行专业策划与运营,使赛事品牌知名度、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将继续引入专业赛事公司,提升‘昆马’等赛事品质,实现由‘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职能转变,努力培育2-3个国内外一流赛事和一批传统品牌赛事。”戴彬介绍,“引入社会力量无疑会营造一个多赢的局面,一方面能解决政府经费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而引入社会力量这一过程,也有助于文化市场的培育。”

   据了解,为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昆明市将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文化消费增长点,让文化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理顺综合执法体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云南日报 记者李菊娟)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神农架申遗背后的“绿色之路”

下一篇:马鞍山防汛救灾一线新闻人心声:不忘初心 书写担当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