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2016中国·青海国际诗人毡房圆桌会议黄南州启幕

发布日期:2016-08-01 18:01:46 来源: 作者: 点击:741次 字号:增大 减小
  

   中新网青海河南7月31日电 (孙睿)31日,2016中国瀞度·青海国际诗人毡房圆桌会议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称“黄南州”)河南县启幕,共有来自世界19个国家的40位诗人参加此次诗歌盛会。

  青海国际诗人毡房圆桌会议从2012年开始举办,每2年举办一次。此次会议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将围绕“水、河流:人类的生命之源与诗歌”为主题展开交流和互动,会议将持续至8月2日。

  青海省黄南州州长李忠介绍,黄南州有着深厚的诗歌文化传统,也是一片诗歌的圣地,名扬国内外的史诗《格萨尔王》就在这里流传,那些浩如烟海的民间歌谣和说唱,已经让这块浸润着诗性的土地,无处不在的张扬着一种诗的创造力,正因为有这种伟大的诗歌传承。而河南县地处青海省三江源核心区,它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天然优势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诗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说,“水、河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永恒的意象,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第一篇中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句。从汉唐到当代,关于“水、河流”的名诗佳句数不胜数,“黄河”“长江”这样的词句,频繁在诗行中闪耀出夺目的光芒,呈现了辽阔、旷远、壮美的意境。从诗歌的意义上说,“水”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巨大的空间,让我们寄托梦想、放置灵魂、探求生命的本源。特别是地球生态不断恶化的当下世界,我们需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水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的队伍中去,这是每一个善良、真诚的诗人的职责,也是历史赋予诗人这个群体的光荣。

  吉狄马加表示:“为此,我们在被誉为‘中华水塔’的青海,在海拔3500的生态净土,举办以‘水、河流:人类的生命之源与诗歌’为主题的国际诗人毡房圆桌会议,以诗歌的力量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唤起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多样性世界、保护多样性文化的行动中来,将诗歌的荣誉和各位诗人的善意铭刻到这伟大的、极富意义的行动之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福建客家古镇竭力拯救雕版印刷 保护文化记忆

下一篇:四川文学作品大排行 9个门类70件作品上榜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