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6.3%
本报讯(记者 范晓)昨日,记者从北京市金融局获悉,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79.7亿元,同比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6.3%。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本市的新兴金融业态成绩亮眼。其中,截至6月末,本市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56家,全国268家,位居全国第一;本市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数量为299家,位居全国第二,占全国的比重为11.5%,网贷贷款余额2554.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截至6月末,本市小额贷款公司共批设111家,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注册资本金159亿元,贷款余额146.6亿元。”据金融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资金100%投向了“三农”、小微企业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积极为“三农”用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最低单笔借款额度为3万元。
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今年以来,在经济增长承压、资本市场低迷、利率水平走低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本市金融业进入下行区间,上半年金融业总体保持平稳,收入、利润呈现降幅收窄趋势,为全年止跌企稳奠定了基础。承压前行中,本市金融业仍不乏亮点,比如,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势头良好,农保险种扩展至23个,基本实现了自然风险全覆盖;互联网金融增势强劲;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取得新进展。
据金融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的特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多种特色产品,形成债权加股权相结合的融资结构,缓解新兴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北京市中资银行高新技术产业人民币贷款余额2892.4亿元,同比增长10.2%。此外,有19家银行设立了近50家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各银行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773亿元,已发放的贷款无一违信行为。
与此同时,北京作为国家扩大开放服务业的唯一试点城市,金融行业也采取多项举措提供有力支撑,帮助企业突破融资瓶颈,推进证券基金期货业、支付清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业务逐步开放。
据介绍,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推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以来,北京地区共79家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2465家境外成员企业享受到政策便利,累计融通资金1321亿元,资金融通量占全国近20%。同时,截至6月末,北京地区已有5家支付机构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额达12.38亿元,成为促进北京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此外,本市要素交易领域继续活跃。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本市47家交易场所共实现交易额3.42万亿元。其中,北京产权交易所及其控参股的各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金额3.12万亿元,同比增长69.8%。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王方蓉)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